在很多宇宙種族間都流傳著一個共識:穿戴者戰斗裝甲的復合進化人才是真正的復合進化人。有這種說法有許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不外乎是復合進化人的軍隊總是以這副面貌出現,每次出現都伴隨著勝利。
復合進化人的精神、腦控體、武裝盔甲三者在算力的統籌下能產生質變,不管是攻防機動還是戰術配合總是游刃有余,讓人不免產生羨慕嫉妒恨的感覺。復合進化人有職業分工,腦控體有分階,而戰斗裝甲當然也有功能側重,但總有幾種固定的配置讓它們無往不利。
廣域能量探測雷達負責最外面一層防護。它進行戰場電磁信號壓制,從信息戰層面提供防護,同時還能像主動聲吶那樣工作,持續偵查周圍環境中存在的能量波動形式。在絕大多數戰斗場景中,敵人的武器都是批量制造,能量特征基本相同。廣域能量探測雷達會在敵人第一次開火前就收集到能量特征信號,傳遞給第二層防護。
窄頻基本力防護發生器做不到全身時刻覆蓋,但在頭部、肩部、胸前、后背、大臂、雙胯、雙膝和腳底共有十三個常備發生器,有些特別的戰斗服還會在一側小臂裝在額外的重型基本力盾牌,用來抵擋敵人的重型武器。這種發生器按照廣域能量探測雷達收集的信息調整四種基本力的配比,產生針對性極強的防護力場。戰場上面對的大部分能量攻擊都能被阻擋或偏轉出去,包括高速彈頭武器的大部分動能。
但是在紛亂的戰場上依舊還會有漏網之魚,包括激光這一類光速武器。受限于個人負載能力和戰場距離的限制,超光速探測沒法在個人戰斗防護服上實現。廣域能量探測雷達在激光武器第一輪發射后才能收集到信號,那么第一次發射怎么擋?防護服為此設計了一層納米尺度的金屬反射鏡,在防護服表面極小范圍的磁場控制下,如同流水一樣覆蓋全身。這些肉眼看不到的鏡子非常致密,反射效果極強,目前已知的單兵激光武器會被直接全反射,對重型激光武器也可以基本保證第一時間不死。
這層防護反射性能好,但是不耐熱,因此被激光武器命中后壽命就結束了,只能通過磁場再調集新的納米鏡來補充,戰斗中也不會攜帶太多。不過單獨系統的缺點并不等同于弱點。復合進化人的防護體系中也只需要它擋住第一波光速武器,之后的事情會讓前面提到的兩種探測和防護接手。
由于這層金屬反射鏡的存在,防護服的外觀顏色會有兩種模式:啞光和鏡面。進入戰斗狀態時,防護服會有一個快速切換成鏡面的變換效果。在暗處還好,若是在強烈的陽光下,那完全可以用“閃亮登場”來形容。只要沒有遮擋,幾十公里外都能察覺。
但這還不是全部的防護。在納米反光鏡之下是全籠罩的盔甲。它是由多層消磁之后的特種合金以及針對不同環境威脅的復合材料構成,生產步驟極其繁瑣,技術水平極高。這一層盔甲主要用來防護物理攻擊,包括低速的切割、穿刺以及各種沖撞。同時,腐蝕、輻射等也是它主要針對的目標。由于其表面經過特殊處理,想要通過化學或生物產品粘住它、困住它,也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
以上只是它主要的防護功能,動力、生命支持、態勢分析、通訊控制同樣具備非常復雜多變的能力。總之,每一件盔甲都像是一個堡壘,將復合進化人與危險的宇宙隔離開來。現在,六個這樣堡壘徑直向艾瑞克斯所在的位置走來。
“都待在車廂中,準備接受檢查。”堡壘士兵向幸存者們喊話:“軌道車的防護力場是唯一安全的區域,留在里面。”
軌道電梯雖然處于星艦的外壁上,但外面并非是真空。復合進化人很早就已經掌握了引力的多種控制方法,星艦外用引力場吸貼著一個百米厚的大氣層,足以支持復合進化人呼吸,所以走出去是不會憋死的。不過要留在車里,是不是飛雷還有殘余的能量輻射?艾瑞克斯拿不準,但沒必要走出去試一試。
四個戰士將車廂包圍,其中兩個停在稍遠些的側面,并在地上放下一個圓柱形的裝置。那個裝置伸出爪子摳住星艦外殼,然后向上展開,伸出圓盤形的天線并旋轉起來,釋放出金色的光。這些金光非常獨特,到達十米半徑的球形邊界就不再遠離,而是穩定地呆在那里。
“償還屏障?”工程師B8聲音中帶著很明顯的驚訝:“這是A階才有資格申請的設備,怎么他們兩個之中有一個是A階?”
B8猜錯了。在“償還屏障”里面的兩個不是他們,而是她們,其中一個是埃米。在摘下頭盔后,埃米朝自己的弟弟招招手,示意他們離開車廂,到屏障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