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是護盾確保了核心艙保持隱匿狀態,它的工作原理與包圍天土的引力屏障一樣,可以通過引力來控制空間,滿負荷時通過改變空間來影響時間。天人在發現息壤球工廠后對附近進行了大規模的掃描,全都沒能發現處于護盾保護下的核心艙。艾瑞克斯相信這個具有空間和時間控制能力的護盾是他迄今為止見過最強的防御裝置。
天人如果在核心艙進行系統自檢的時候啟動掃描,一定會發現埋藏在地下的這個秘密基地,這或許是他們幾千萬年歷史中最好的機會。一般來說環境掃描可以預測地質災害,所以會一直保持開啟,但艾瑞克斯也不知道天人為何不啟動它。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一直將全部算力投入到通訊中樞功能上,時刻準備著壓制一切掃描信號,能騙多久騙多久。
“天人在干什么呢?”艾瑞克斯有了核心艙,那就不再是聾子瞎子。核心艙的掃描穿透白色蜂巢的防護,將其內部的圖像投射到空中。
“咦?這些信號應該是看顧者,它們集中起來在制作什么?”
圖像中,三十多個看顧者一組,正在不斷使用金色的打印光束生產一些大型零件。這樣的生產組一共有二十個,也就是有至少六百看顧者正在忙碌。由于生產進度不同,艾瑞克斯基本可以同時看到整個生產的全流程:那東西是環形的,成品的樣子很像是縮小的戒指星艦。
縮小的戒指星艦大約有三百米直徑,考慮到其中央都是空的,只有周圍的一圈,這種體積的戒指星艦其實裝不下多少人。也正如艾瑞克斯預料的那樣,一艘小型戒指星艦裝配號后,便有一個看顧者和一個天人走進去,星艦唰的一聲起飛、加速、消失。
小型的星艦并不代表一定弱,這得看它的功能設計是什么。艾瑞克斯啟動星艦資料庫,但是掃描來的數據沒法與資料庫產生關聯。“系統,能不能將這一部分掃描信號模擬或者還原成光信號?”
掃描系統集中資源瞄準小型戒指星艦,伴隨著投影圖像的抖動、疊加,清晰度顯著提高,也從輪廓線條的狀態漸漸充實,最終模擬出可見光下的形象。艾瑞克斯使用視覺觸屏,如此一來便可以從外觀對其進行分析。
---環盟護衛艦萬物8型,外形相似度百分之99%。根據參照物,該艦型進行了某種縮小處理,其內部功能極有可能進行了縮減,分析終止。解析該型號護衛艦需要更多信息交互,最好將其置于通訊中樞的范圍內。---
原來是環盟系列的星艦。從已知的信息看,地球·環盟體系中占據領導地位的是地球,聽聽山河社稷、造化道途這些星艦的名字就知道了。地球的科技發展到難以想象的高度,因此能與地球進行配合的環盟,水平應該也不低。這些星艦被標為“護衛艦”,但誰都知道護衛的前提是有一定戰斗能力。
異星協會的艦艇無法對天人造成實質性威脅,消滅它們似乎不需要出動星艦,那是什么讓天人急急忙忙制造這么多星艦?艾瑞克斯心里一驚,立刻詢問控制臺:“核心艙能不能掃描天土引力屏障外面的情況?”
---該功能需要額外設備支持,核心艙目前沒有這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