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索引只能做出這種機械的回答,它距離人工智能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復健訓練就是一整套動作索引,一個接一個準確完成,就能提高腦控體對新進化插件的控制水平。一開始的動作都很簡單,如同廣播體操,錄入基本的身體數據。隨后的走走跑跑、翻滾騰躍也沒什么難度。
繼續往后,磨合訓練就要使用者發揮身體的最大能力,盡可能做到極限。艾瑞克斯在這里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極限能力到底包不包括元粒體?元粒體是可以為肌肉提供動力,還可以輔助各種動作,同時還能夠修復身體損傷,可以說是另一套進化插件。如果算上元粒體,進化插件就會按照那個極限來工作,他的力量、速度、韌性和反應就不太像正常人了。
“試試吧,如果進化插件能接受那種工作狀態,說明我還沒有超過復合進化人的這套系統的設計極限。如果不能,那就退回來當個普通人類,也不虧。嗯……希望最后的效果別太夸張。”
他決定用上元粒體,這個時候腦控體并不會啟動進化插件進行強化,所以進化插件系統會將所有的身體反應作為“基準”。元粒體強化開始,細胞內的核聚變微粒開始發揮作用,元粒體緊緊附著在肌肉、骨骼以及與身體活動相關的軟組織上,同時還在神經系統與大腦里發揮作用。
此時的艾瑞克斯,力量變得更強,反應速度也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已經有了幾分金先生的風采。同樣是在元粒體的加持下,金先生能夠以肉眼無法捕捉的速度移動,一巴掌將敵人拍碎,而艾瑞克斯暫時還無法突破音障。用幽靈形態肯定能破音障,維度切片形態甚至可以比光速還快,但**破音障目前還是不行,更不要說與金先生的戰斗能力相比。
這個結果也在艾瑞克斯的意料之內,本來元粒體就有許多種運用的方向,他的元粒體又不是用于戰斗的,也就不追求與金先生一樣。哪怕是大圣,它拿出全力的話,肯定能克服所有進化插件的保護把艾瑞克斯拍死,但無法阻止他躲到其他維度去。尤其是在速度方面,大圣看過艾瑞克斯的維度切片運動方式,承認自己在超長距離競速中是必敗的,除非在起點把艾瑞克斯打死。
在揮拳、踢腿的過程中,音障很明顯地在阻止艾瑞克斯進一步發力。不過進化插件記錄下艾瑞克斯這套身體能力后,啟動護盾和推進器系統,輕輕松松排掉了空氣,幫助他突破了音障,但這個時候艾瑞克斯反而沒什么感覺。有音障,有空氣阻力,才讓他覺得真實。護盾和推進器給他了更大的力量,到讓他覺得沒意思,仿佛是在打電子游戲,用的不是自己身體。
“這樣一拳打出去,威力是比之前大多了,但是為了啥呢?把對手身體打穿,然后進化插件和元粒體再去修補我的傷口?從手指到肩膀,整條手臂全是傷,我直接用掌心的能量聚焦陣列攻擊不是更好?”
事實其實就是這樣。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將勝負決定于單個人體便是在開邏輯的倒車。復合進化人從來不是靠星艦里的戰士去戰勝敵人,而是靠星艦本身的科技與火力。之所以還保留戰士,一方面是維持復合進化人好戰的基本習俗,另一方面是給復合進化人親身體驗戰場的機會。星艦只會執行命令,不會因為戰場而受到啟發,更不會因此而產生一些科學技術上的靈感。
就拿音障來說吧,艾瑞克斯用**力量一直無法突破音障,主要還是習慣的問題。在太空中,根本沒有空氣,哪來的音障?不管是地球的環境還是之后在星艦內的環境,艾瑞克斯習慣地將空氣定為預設環境,人為給自己創造了難度。而一般復合進化人早就習慣了真空登艦作戰,有多快就用多塊,反正還有護盾撐著,腦子里就沒音障這根弦。
只要他感受到空氣阻力陡然上升,大腦就會產生自我保護的想法,這個指令就會傳遞到元粒體上。其實,只靠元粒體擊穿音障,艾瑞克斯的身體也就是多一些可以痊愈的傷口,并不會危及生命。做不到的原因是他的大腦認為不該那樣做,也沒必要那樣做。只有開啟護盾,或者轉化為幽靈形態,艾瑞克斯才會真正放下心來,知道自己安全了,于是也就能做到了。
復合進化人只會在不影響大局的戰場上派出戰士,而那些重要的戰斗,比如和天擇者的這幾場,全都是用艦隊的火力說話。星艦的主炮不會藏著掖著,不會因為大腦的想法而降低能力,只會有多少就發揮多少,生死攸關的戰場需要的就是這個。
回到進化插件上來,現在進行的磨合訓練,不光是為了發揮進化插件的能力,同樣是為了讓進化插件知道使用者的大腦習慣,不去挑戰設備的功能極限,而是盡可能讓使用者舒服。只有先舒服了,才不會產生抵觸反應,如此一來才能進一步磨合。通過不斷適應,讓大腦逐漸“放權”,一步一個臺階地慢慢提升設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