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斯肯定不會搭理這種沒有技術根據的要求,引力屏障足夠保護魚龍號的安全。魚龍號抵達時,白洞基地提前向這里發射的七個探測器也已經到了,它們會重點掃描黑洞,為整個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宇宙中最不適合啰里啰嗦的地方就是黑洞附近,因此魚龍號抵達預設位置后,艾瑞克斯就乘坐戒指護衛艦從其嘴部飛出,加速沖向黑洞。這艘特別訂制的戒指護衛艦擁有更強的動力和防護系統,特別安裝了能夠直接進行曲速航行并具備引力屏障的的逃生艙,其內部還有一整條黃巾力士的生產線,可以用來生產“炮灰”、“探路者”。
越靠近黑洞,引力就越強,相對論會讓時間的相對流速發生改變。如果不具備超光速能力,那么碰觸黑洞視界的瞬間,這里的時間會相對地降為0,或許直到宇宙終結才能感受到改變。同時在那種技術水平下,進入黑洞視界之內是“不合法”的,物理規則并不支持。
黑洞的視界指的是光速無法逃離的引力邊界,一旦擁有了曲速航行能力,不可逃就變成可逃。雖然宇宙正常的光還是逃不出去,但同時具有超光速能力和自身狀態保護的星艦就有機會到視界里面看一看。但是,一個對應超光速的新“視界”將會產生,星艦一旦進入那個區域,引力也會增強到即使曲速也無法逃離的程度,一切還是會迎來終結。
越靠近黑洞就需要越快的速度,這樣才不會被“曲速視界”困住。不過除了曲速能力之外,進入視界的角度也很重要,必須避開黑洞的質量實體。不要認為這個質量實體指的是某種固體,黑洞里面沒有任何星球,只有純粹的質量以引力的形式旋轉。自轉速度的差異和質量上的絕對差異是黑洞之間相互進行區別的主要參數,也會影響曲速視界與質量實體之間的關系。有些星艦曲速很快,并沒有進入曲速視界范圍,但它很可能提前碰觸質量實體。那時,龐大的質量會突然疊加到星艦上,引力陡增,速度陡降,星艦就會立刻被分解。
黑洞內的這個質量實體并不是均勻分布的,它也不一定是個球體或者橢球體,它甚至可以有張牙舞爪的觸手,而且從外部還完全不可探測。因此進入黑洞視界就是一次冒險,哪怕以復合進化人或者地球·環盟的技術水平。但宇宙中終于出現一個真正不怕黑洞的家伙,那就是艾瑞克斯。
試想地上有條溝,它的寬度和深度可以擋住不同類型的行人、汽車、坦克,可能挑戰了橋梁的工程極限,但和飛機有什么關系。不在同一個維度水平上,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只不過能享受到“免疫”的僅有艾瑞克斯自己,他乘坐的星艦就只能靠強勁的動力硬撐。
進入視界的過程很有趣。一般在曲速狀態下,窗外仿佛是永恒不變的流行雨,巫術微弱的亮點從船頭飛向船尾,那也正是空間搬運的方向。而在進入黑洞時,流星會逐漸停下來,變得仿佛低速時正常的星空——這是曲速和黑洞引力相互抵消的結果。
穿越視界的一瞬間,窗外的景象會突然變化,黑色消失了,整個天幕變得明亮。這是被困在視界內的光集中作用的結果,從黑洞誕生之日起那些落入視界陷阱的光,在被完全耗盡能量之前,就會如此無限循環下去。它們形成一個稍微呈現淡紫色的天幕,雖然略微彎曲,但仿佛永遠看不到盡頭,把黑洞的質量實體包裹在內。
這里充滿了能量和質量,如果說能量是液體、質量是固體,那么這里就像是流沙河。靠近視界的地方稍微稀疏一些,越向內部越粘稠,越有可能遇到質量實體。此時的引力屏障除了受到引力的拉扯之外,還會不斷遭受撞擊,需要足夠強大的瞬間功率以及能量儲備冗余才能支撐下來。
大量系統報警,直到艾瑞克斯將它們調整為“黑洞內狀態”。光速及以下的探測手段全都無效,唯一主要的探測器只剩下引力波雷達,它還要在重度干擾的情況下工作。戒指護衛艦可以說是盲飛,除了能夠通過測量引力來準確知道那里是黑洞的內部和外部,其他基本都在云里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