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效應的空間塌縮。
今天艾瑞克斯要講的題目就是這個:空間是觀察者效應的廣域效果。他不早不晚地走上看臺,此時剛好是之前約定的時間,因此開場白說道:“遵守承諾是復合進化人的重要準則,為了能夠準時到達,我就采取了這種旅行方式。在你們眼角看到亮光之前,我在數百萬光年之外。之所以能夠迅速來到這里,一方面是對空間規則的運用,一方面是借助你們的觀察而進行的準確定位。”
“那么能量消耗呢?”一名研究員問道。
復合進化人依靠腦控體的協助,完全可以一邊聽一邊說,執行多線程的并行工作。A階的復合進化人可以同時執行上千個線程,只要它們加起來的算力消耗不會超過大腦的總上限就好。因此在講座時,一邊聽講述一邊提問是很正常的,音量也從來不是問題。如果需要的話,腦控體還可以控制進化插件,以多頻段混合的方式發出多路信號,同時解答多個問題。
“我使用了四維空間的物質,將它在三維展開,從而置換到足夠的能量。我覺得你的問題是能量的來源,所以一起給你解答:只靠我自己這副身體,加上進化插件,是無法完成這種空間轉移的。我的確需要其他外部設備,但那不是今天要將的內容。今天只是知識層面,還沒到技術。”
聽者非常滿意,然后演講繼續,大家也繼續隨時提問。如果在算力網絡中,可以支持的線程更多,交流起來直接使用腦控體對接,效率上要更高。不過艾瑞克斯選擇用現場自然有他的道理。
“算力網絡只能模擬出算力和程序允許范圍內的事物,它并不是一個真實的宇宙。你們都是A階的研究員,試驗需要在算力網絡之外進行,肯定都很清楚這一點。我需要給你們最直觀的感受。你們剛剛親自體會一下視野中出現光點并匯聚成人,我想這一幕帶給你們的體會絕對比我畫一幅示意圖更震撼。”
“觀察者效應,指的是微觀狀態下,觀察這一動作會影響被觀察者的狀態,除了有可能讓觀察出現誤差之外,還會導致不定狀態變成確定狀態。哦,不用提醒我,我知道在咱們的教材中已經早就反駁了這一觀點,否則也不會有原子緊貼原子的高致密材料了。但是我想說,反例不代表觀察者效應就是完全錯誤的。”
“原子緊貼原子,這一部分只涉及兩個原子,大家都覺得是微觀的,但它形成的材料可以用來作為星艦的裝甲外殼,這已經是宏觀的了。如果兩個原子緊貼在一切的現象就不再是微觀呢?換句話說,微觀和宏觀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是一種便于學習和理解的標簽。在這個問題中,是不是應該還有一個可能的試驗思考方向:微觀宏觀界線。”
艾瑞克斯對眾人說道:“我們所有的物理規則都是以我們自身為出發點而制定的,我們是整個物理規則的觀察者,我們來觀察和研究這個宇宙。那么在我們還沒有觀察宇宙的時候,誰在觀察宇宙,誰在觀察物理,誰來讓不定變成確定?誰讓基本粒子和基本的能量確定了有一個叫做宏觀的確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