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導的這一手騷操作,講真的讓蘇北也感覺挺有意思的。
雖然他沒提前跟蘇北商量,但他也沒什么意見。
的確后面可能還有個同名的微電影,不過那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系統的影庫中能不能有也不一定。
蘇北壓根就沒打算拿出來,他用就用了唄,人家好歹六百萬已經掏出來了。
點開微博,好家伙直接上了熱搜第一名,講真的這個沒花錢蘇北是不信的。
微博的熱搜第一,除了正兒八經的大事還有官方事件之外,普通的想上去,一般都得花錢。
而且是明碼標價,價格按照小時來算。
明顯張導這是財大氣粗的又花錢了,打算直接運營一波。
本來在這個節骨眼上改名字,就是一件很傷的事情,自然得做營銷,悄無聲息的改個名字沒人知道,估計死在哪了都沒人知道。
蘇北大概看了看評論,除了頂部控評的之外,大多數的評論對這波操作還是挺看不懂的。
心說早不改,快上映了改名字是什么意思,你本來“似水青春”這個名字,普通是普通了點,但也沒有涉及違規呀。
當然了也有一些人表示,“老男孩”這個名字,聽起來的確好聽點,也有點內涵,如果早點能用這個名字就好了。
蘇北這邊放下手機,多的他管不了,人家怎么決定是他們的事情,反正合同簽了,哪怕電視劇收視率墊底,他也能拿錢。
當然了蘇北自然希望電視劇能火的,大家都是雙贏的事情。
到時候電視劇火的話,連帶著蘇北的整個歌曲,也能好起來,都是一個互相的帶動作用。
至于蘇北這邊,能出力的只有一首歌,只能說歌曲發行后,自己這邊盡力幫忙宣傳。
……………
歌曲已經準備好了,想發的話隨時都可以發送出去,但歌曲都不是隨便發的,各個平臺那邊你得溝通。
有的歌手甚至新歌都弄好了,平臺那邊還得磨合半天,甚至有的時候著急了,還得出來發個微博,抱怨一下再不行的話,就直接發電瓶車維修論壇去。
當然了蘇北這個是單曲,想必應該會好一些,不像一整張專輯,審核時間必然是長一點的。
而且這方面的溝通工作,肯定是張導那邊的電視劇方去做,剩下的事情跟蘇北就沒什么關系了。
“似水青春”改名“老男孩”的事情,似乎就像是打了個水花一樣,才濺起點波紋呢,就沒什么討論了。
可見這種類型的電視劇,還是不怎么受關注的,主要還是張志超這個人,不喜歡請那些大牌明星來演。
從關注度方面,開始就差了點。
這種電視劇在上映前是比較難受的,當然了萬一口碑比較好,劇情出色的話,后續還是能起來的。
張志超那邊也著急,一直緊鑼密鼓的做準備。
他自己甚至都不敢相信,宣傳電視劇的時候,他竟然會對一首歌做出如此期待。
時間過了三天,張志超那邊的六百萬打了過來,這次收入就掛到了工作室的名下,稅收方面好了很多,最起碼不至于讓人肉疼。
而三天的時間,跟平臺的溝通也差不多了,老男孩正式上線四大音樂平臺。
海風音樂這邊,因為跟蘇北有過合作,聽說了這首歌是電視劇的推廣曲之后,他們也沒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