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一刻,長亭的輪廓終于顯現在了唐儉的眼睛里。
囑咐了一遍娃娃們安分些到身后去跟著,莒國公整理整理衣衫,昂首挺胸打馬前進。
少頃,整個長亭的景象都出現在了唐儉眼里,亭子的周圍五十步已經被儀仗兵清空,一個個兵士伸著亮銀鎧甲,威武不凡。
亭子靠近渭河的方向,一名玄袍男子矗立在前,威風凜凜,身后左邊是盡是身穿紫袍的三品以上朝廷重臣,右邊是身穿魚鱗鎧甲的威猛武將。
文官,唐儉全部都認識,有房二的老爹,有杜如晦、長孫無忌......
武將,唐儉也全部認識,有程三的老爹,有秦瓊、尉遲恭、殷開山......
唐儉一拉韁繩,停住馬步,而后翻身下馬!
身后的幾個娃娃、大唐府兵也翻身下馬,跟著唐儉步行前進。
距離李二陛下五步左右,莒國公鄭重躬身行禮道:“臣唐儉,不負圣望,押送頡利回京,請陛下檢校!”
李二陛下上前幾步,將唐儉服氣,一臉感懷道:“茂約辛苦了!先隨朕押送頡利游街朱雀,而后再讓你回去沐浴休息,晚上朕在東宮設宴給你洗塵如何?”
唐儉自然躬身應諾。
皇帝的儀仗啟辰往回走,身邊原本屬于房喬的位置換成了唐儉,唐儉身邊是被繩子捆綁在馬背上的頡利可汗。
隊伍自明德門而入,和小伙伴們一起走在最后頭的唐河上這才發現,朱雀大街的兩邊站滿了長安百姓。
百姓的臉上,有激動,有高興,也有翹首以待,更有人搜索著自己身后的府兵,隨后臉上露出有些失望的表情。
一時間,唐河上有些搞不明白,為什么不同的百姓臉上會露出不同的色彩。
突然,隊伍的最前方傳來洪亮的聲音:“諸位百姓,朕乃李世民,朕知道你們之中,有人有些失望,沒在隊伍里看到你們的兒子、丈夫、父親。
皆因今日乃大唐莒國公押送頡利回京之時。過些日子,北征大軍回來之日,朕會發榜長安,以最高禮儀迎接英雄凱旋!
本次北征,全賴四民齊心,將士用命,朕感謝諸位了!”
“為大唐賀!為陛下賀!大唐萬勝!”
皇帝的話音剛剛落下,為大唐,為皇帝唱賀話語從明德門驟起,如同浪潮向朱雀門傳播而去。
一邊聽著百姓祝賀,一邊往前走的李二突然轉頭,大聲對著頡利道:“頡利,你知道否,朕和大唐等這一天四年了!哈哈哈!”
這是李二陛下全天以來對頡利說的唯一一句話。
頡利沒有回話,成王敗寇,若是早知今日,或許四年前怎么也會想辦法攻破長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即便是四年前自己不來渭水走一遭,突厥與大唐總有一日要分個你死我活。這是上千年來無法根除的問題。
一條朱雀大街慢悠悠地走了將近半個時辰,李二陛下賺滿了贊譽。
然后將頡利安排至一處宅子軟禁,老爹押送頡利的任務總算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