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長幼,嫡長子九根釘,嫡次子六根釘,嫡三子以及其后均為三根釘。
預示著長幼有序,兄為大的儒家理念。
唐河上接過木槌木丁,鄭重將木釘釘入,入土為安便只剩下兩個環節——埋葬與立碑!
埋葬的時候,依舊是唐河上師兄弟三人一人一捧土,然后才是完全掩埋。
掩埋很慢,可唐河上師兄弟三人卻覺得很快,他們巴不得更慢一些,好再看一眼故去的父親、恩師!
終于,在泥土的掩埋下再也看不到一絲棺槨的漆色,李少植、李立言、唐河上三人一提一擺,一下子跪倒在地。
這一個刻,父親/恩師,是真的去了。
只待墓碑立起來,以及將李綱的平生印刻在石頭上,整個葬禮就會全部結束。
除了頭七,就只有每年清明、年底祭祖的時候,師兄弟三人才會再有機會來這冰冷的石頭前緬懷。
“二位李先生,唐山長!”
李承乾深吸了好幾口氣,提起勇氣道:“我和弟弟們能否幫李師扶碑?”
唐河上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李少植、李立言兄弟二人。
太子扶碑,是多大的殊榮?
更何況是太子加上皇帝最喜愛的兩個王爵一起給自家父親扶碑?
李少植對著李承乾三兄弟行了一禮感謝道:“多謝太子,多謝蜀王、越王!”
李承乾三兄弟慌忙回禮道:“此乃應當!”
作為兄長,李承乾再度拱手道:“二位先生,李師耄耋之年,還愿意入東宮教授孤和兄妹們的學業,孤等由衷感謝。當不得二位先生致謝!反倒是孤等兄弟三人要感謝二位先生給我們一個略微回報李師的機會!”
“太子仁厚,二位殿下仁厚!”
李少植和李立言回了一禮,讓開了位置,而后伸手做請狀。
其后,六個人,六只手,一起搭在了李綱的墓碑之上!
埋土,夯實,走完這個流程,李淳風終于宣布葬禮結束。
一個個儒生這才開始往回走,一名名家長也陸續離去。
帶著長安學院所有學子的老師們一步一回頭,一直走了好遠。
唐河上和李少植、李立言三人更是一步三回頭!
老帝師的一身終于畫上了句號,皇帝目送、太上皇醉酒、皇后跪拜、嬪妃跪拜、開府儀同三司、謚“貞”、陪葬皇陵、皇子扶碑、儒生相送、學生相送、百信相送!
這些都是李綱用一生的時間換來的殊榮。
正式李綱葬禮完成之際,一個身穿儒袍的身影翻身上馬,往長安城外趕去。
翌日,百官們按著以往的慣例進入了皇城,走到太極殿門口,卻被老太監阻止:“諸位,昨日太子少師開府儀同三司李綱葬禮,陛下甚為難過,決定罷朝一日,以送李師駕鶴。”
沒有人責怪皇帝不給大伙兒說一聲,空跑一趟。
恰恰相反,這樣的皇帝,在這一刻顯露出來的人情味,才是百官們由衷欣慰的地方。
不少人約著,下個月,一起就著細雨,去一趟獻陵,給老帝師掃墓!
也正是此時,休息了一個晚上的帝師關門弟子,道路監少匠、檢校海軍大將軍、武安縣伯唐河上在將近一個月之后,再一次邁入了左武衛訓練場!
冷眼看了一遍訓練,唐河上只吐出兩個字:“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