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上沒看,李德獎卻是解釋了一下,手銃的有效殺傷距離只有二十步,雖然比鋼弩要好,卻總讓人覺得有些雞肋。
畢竟,這玩意,一槍之后,再裝填......二十步的距離,顯然來不及。
第三件物體的外觀很熟悉,一尺長短,頭大柄小。儼然是一個土手榴彈!手柄的末端,是一個鐵蓋子,唐河上打開一看,里面是一條小繩子。
“沒辦法制作香瓜雷么?”
眉頭微皺,或許是見過了之前的燧發槍,唐老四對土手雷顯然有些不滿意。
“確實沒辦法!”
李德謇點點頭道:“因為鋼材的限制,實在做不出來引爆器。”
“行!”
唐河上也知道,這個時代的工藝,其實很多設想沒辦法視線,點點頭道:“不要放棄,多試試!”
“放心,不會放棄!”
其實不需要唐河上說,此時的李德謇兄弟二人早已深深被火器吸引。
“看看最后一個大家伙吧!”
李德謇指了指那地上的巨無霸道:“這玩意其實花費的心血最多!”
“好!”
唐老四點了點頭,李德謇走了過去一把將那紅綢布給扯了開來。
一個通體烏黑發亮的物件立馬出現在唐河上的面前。
李德謇介紹道:“此物通體六尺,直徑一尺。由于材質的原因,炮口只能弄出抱拳大小,再大的話,會炸膛。我們試過了好多次,本來青銅炮的延展性是最好的,但是,銅太軟了,要想弄出大物件,會更重!”
唐河上點點頭,沒有說話,示意李德謇繼續講。
李德謇也不含糊,繼續道:“用你給我的體系來講,此炮最大仰角十二度,最大射程六里。威力也挺不錯,一顆實心彈下去能將土墻直接推倒。石墻的話,差了很多,若是能持續對一個點射擊的話,能打開一個豁口。
若是對準城墻,也就一炮的事兒。所以我認為此物實在是攻城略地的利器。唯一的劣勢是太重,這個玩意就有將近四千斤!不安裝輪子吧,運不動,安裝輪子吧,后坐力又太強。
若是用開花彈的話,我們用木人試過,三丈以內絕無生還。”
開花彈自然是唐老四給的技術,用的并非后現代的工藝,而是宋元時期的技術,威力極為恐怖。唐河上的腦子里有一個用開花彈直接炸塌了巴格達的城墻的知識點。
“此物,可曾導致人員傷亡?最多一次可以打幾發炮彈?若是一邊冷卻一邊使用,使用的極限次數是多少?”
唐河上依舊是先問匠人情況,其后才問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這不是唐老四有演技,而是他比大唐任何人都清楚,科技必須以人為本。
這次,李德謇的臉色有些難看了,卻沒有隱瞞:“炸過好幾次膛,其中有一次火藥裝多了,炸得很厲害,鐵屑四處飛濺,一位學徒因此喪命,還有一位匠師手臂被削掉一只。那位喪命的學徒,我以匠師的待遇給了他三被撫恤,同時,每年他的家里都能收到匠師的薪俸。”
“你做得很對!”
唐河上點點頭道:“沒有這些匠師、學徒,我們沒辦法做出這個東西。大伙從事這么危險的行業,一定要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
李德謇點了點頭道:“明白!現在說說耐用性的問題,現在的鋼真的有些不夠。所以,連續開炮的話,五發是極限!如果間歇性開炮的話,最多可以射出二十發炮彈,然后就必須冷卻。因為是鐵質,不能用冷水激,會直接變形。”
“工藝一定要細致!”
唐河上點點頭道:“尤其是膛線的刻畫,一定要標準化,機械化。不能因為膛線刻畫的問題,導致部分火炮不能用。至于使用壽命,其實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材料方面,我會和長孫尚書溝通,以求制造出更適合火炮的鐵來。同時,咱們火藥監這邊也要繼續加大研發力度,尤其是后膛炮,一定要多試試。但是有一點必須記住,一定要注意安全。各位匠人師傅才是咱們最珍貴的寶物!”
“省得!”
李德謇、李德獎紛紛點頭。
唐河上也不再多強調,反而是對著匠人們道:“四郎感謝各位對火藥監的貢獻,沒有你們這些玩意都沒辦法做出來!明日,某給你們請功!”
唐河上說完,挨個和每個匠人行禮,讓匠人們更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