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公告,讓李二陛下暴怒,讓朝中文臣糾結的時候。
收到這份公告影響最深的人,毫無意外反應最為強烈。
他們就是長安城內的文人士子!
人的喜好,往往都會與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去年此時,文人士子們對唐河上的印象還說得上是一半一半。世家士子對其痛恨無比,寒門士子對其喜歡得緊。
那么今年四月,仿佛是為了印證那句“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般,普天之下的士子對于唐老四就只有一個看法,那就是不喜歡。
緣由很簡單,去年此時的唐老四,一所長安學院讓寒門士子有了讀書的地方。
而今年,唐河上一份大字報,讓所有士子都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搶了。
其實想想也能理解,不論是考得上的功名的士子,還是考不上功名的士子,讀書人嘛,總會在考試之前對自己抱有無比巨大的信心。所以,在他們看來,唐河上特招農人、匠人和商賈的做法,就是讓原本屬于士子的那塊蛋糕被分了出去。
蛋糕就只有這么大,農人、匠人和商賈分割了一大塊走,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留給士子的官位就少了呢?
這樣的問題不能深思,一旦深思,那么......!
就在老太監帶著十幾個大臣朝著長安學院走的時候,長安城,平康坊里各個青樓酒肆便已經沸沸揚揚。
翠云樓,嗯,就是兩年以前某個國公爺踹門的地方。
一個穿著青衫的士子站在桌子上,他的左手拿著一壺酒正往嘴里猛灌,右手高高舉起,揮斥方遒:“同僚們!原本這第二屆科考對咱們來說是頂天的好消息,尤其是行卷制度的廢除,讓咱們所有人都有了考試的資格!可是,他唐河上憑什么把屬于咱們的考試名額給了那些低賤的匠人、商賈?你們,心中服氣嗎?”
“不服!”
“不服!”
借著酒勁兒,桌子旁邊一支支手高高舉起。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大唐的文人士子!
或許有人覺得大唐的文人似乎狎妓的比較少。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可事實上,并非如此。
文人墨客,自古以來便有狎妓之風。
隋朝時期,文人狎妓便盛行一時。
到了唐朝,這種風氣并沒有被遏制。白居易、李白可都有著不少的風流史。
邵謁、徐鉉更是專門為風塵女子寫了詩文。
之所以世人都以為宋代狎妓之風最盛,這大致要歸結于兩點。其一,宋代文人墨客數量比大唐多得多得多,畢竟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了世家,國家也鼓勵讀書,但凡有些家底,就能交上束脩,上個學堂。其二,宋代有幾件出名的狎妓趣事兒,比如某位官家和文人搶女人,嗯,搶的女人還比較出名,叫做李師師!再比如,某個郁郁不得志的讀書人最后奉旨填詞,卻成為了一代佳話。
閑話少說。
且說翠云樓內,穿著青衫站在桌子上的士子看著臺下同輩讀書人的附和,心中頓時升起一股某正在為天下讀書人請命的豪情。
他大手一揮道:“各位仁兄,既然不服,那可敢跟著吳某去為天下讀書人討個公道?”
“我輩讀書人,若是不敢為天下士人討個公道,日后還有什么資格說是讀書人?風骨何在,骨氣何存?”
桌子旁邊的人群里,一個身穿白袍的讀書人附和道:“吳兄,且說說如何討公道!小弟不才,愿作隨從!”
也有膽子小一點的讀書人弱弱道:“二位!那唐老四,可是出了名的狠人啊!”
“怕個甚?”
又是一位讀書人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我讀書為何?還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他唐河上胡搞,我焉能坐視不管?”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