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門口大橋可以說是標桿吧!
自打許敬宗去了之后,道建司分成了南北倆部分,北邊官道搞得如火如荼,南邊一直停滯不前!
這妥妥的說明許敬宗不適合在道建司嘛!
一時間,整個大殿,除了唐儉、長孫無忌、杜如晦和房玄齡,所有官員都在出聲贊同唐河上的提議,附議李二陛下將許敬宗調離道建司。
“呵呵!”
李二陛下怒極反笑,“好!既然諸位愛卿都認為許敬宗不適合擔任道建司少監,既然諸位都覺得朕識人不明。那就把許敬宗調開吧!
王叔介,你不是說你那邊缺少一個寫公訴書的么,就讓許敬宗去你那里負責寫公訴書吧。職位你看著安排,級別就不要變動了,就正五品吧!”
王珪笑了笑,對于把許敬宗弄進檢察院,毫不抵觸。
反正是用來當文書嘛!
他拱了拱手道:“臣定然安排妥當!”
秦嶺山腳下,急匆匆找人把奏折遞往長安的許少監絲毫不知,自己已經被一擼到底。未來迎接他的是無盡的公訴訴狀。
言歸正傳,王珪說完便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二陛下卻是死死盯著唐河上,問道:“唐河上,朕且問你,道建司不可一日無主,你這個道建司的締造者認為誰更合適入主道建司?王玄策乎?”
唐河上淡淡一笑,哪里不曉得李二陛下說這句話的意思,無非就是堵死王玄策重新入主道建司,打皇帝第二個巴掌的機會嘛!
反正,唐某又么有想過這個問題。
王玄策在唐氏集團做他的總裁不香么,為什么非要擠破腦袋進個體制?
唐河上道:“陛下,道建司是大唐的衙門,自然是要聽從陛下的安排!雖然臣是道建司的締造者,但現在臣已經不再負責道建司,自然不合適推薦什么人。
人選,還是由陛下決定最好!
臣只是建議,新任的道建司主官應當能處理好官道建設,尤其是能直接解決秦嶺問題。”
皇帝堵死了王玄策回去的路,唐河上最后拋出一個問題,也算側面告訴了皇帝,這次要派遣一個合適的人,不然唐某還要彈劾。
翁秀之間的交戰,倒是算得上一比一,平局了!
當然,皇帝要是這么簡單就被擊敗,那就不是皇帝了。
他冷冷一笑,直接下命令道:“吏部擬旨,擢升道建司少監長孫沖為少匠,全盤負責道建司所有工作。同時,賜杜構太中大夫!令二人在年前拿出秦嶺官道的建設方案!”
升了自己的親侄兒做主官,同時給了杜構一個從四品的散官官銜,也算是一碗水端平了。倒是李二陛下讓道建司年前拿出方案,毫無疑問,又是把難題拋回給了唐河上。
面對李二陛下雞賊的做法,唐河上只是聳了聳肩。
可接著,李二陛下宣布了另外一個決定:“新晉郡公唐河上,自恃功高,在朝堂上口不擇言,堪稱對君不敬!三省擬旨,罷免其郡公爵位,恢復侯爵!”
這是,拿掉了唐某的功勞么?
唐河上愣了一下,隨即冷冷一笑,功勞而已,唐某人要賺這東西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