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虎和李靈秋作為這件事情的當事人,在聽到張曉輝的描述之后,一頭霧水,他們怎么也沒有想到一家汽車公司背后的關系會這樣復雜。
“這算是套娃嗎?”李建虎撓著頭,不解地問著:“怎么越聽越迷糊了?是不是只要找到紫江實業的實際控制人,就能知道歐路汽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李先生,別急。”張曉輝頓了頓,接著說道:“紫江實業的背后還有三家公司。”
“啊?”
張曉輝沉住了一口氣,“遠輝控股和合美基金管理分別持有紫江15%的股份。剩下的70%被一家叫做金陵電子集團的收入囊中。而這家金陵電子集團就有些意思了,老廠了,股份改制之后,當年成為了基站建設的最大物料供應商。”
“那現在的法人是誰?”林丁強問道。
“湯和志,不過這家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突然宣布破產,”張曉輝答道:“目前正在政府托管中。”
“秋丫頭,來找你們投資的人里面有這位叫湯和志的人嗎?”林丁強問道。
李靈秋搖著頭,“沒有,當日歐路來了一撥人,沒有一個姓湯的。”
“那帶頭的叫什么?”
李靈秋拿出了名片,“叫做周敏,是一位40歲出頭的女人。”
林丁強皺起了眉頭,“曉輝,找一找。”
“好。”
趙蕾這邊也有了初步的結果,她緩緩地說著:“老大,我對這家電子集團進行了了解,原來它在十二年前就在新交所上了市,當年估值就高達230億。”
“新交所?”李瀾狐疑道:“現在不都是在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又或者去米國敲鐘嗎?”
“當初新交所的上市規則最為寬松。”林丁強解釋道:“而且它的綜合交易費用相比起來也是最低的,米國要上市募集基金的15%,港島要20%,而新交所最多只要10%。而且這筆錢還要給投行、會計事務所以及律師事務所。比如你要去米國敲個鐘,僅招股書都要花費上千萬元,而去新交所只要幾百萬,你會選擇誰?”
“這倒也對,蚊子再小也是肉。”
林丁強給趙蕾遞了一個眼色,“你接著說。”
趙蕾點著頭,“金陵電子在新交所上市之后,一路高歌猛進。最初的三年每年的財報中的利潤都是翻倍的增長,而到了第四年之后,直到他退市,這家公司的財報就查不到了。”
“查不到是什么意思?”李靈秋緊張地問著。
“就是只能看見那幾年的目錄,有這個東西在,但要想點進去仔細研究,就沒有。”趙蕾回應著。
林丁強想了一小會兒,喃喃道:“金陵電子是做基站物料供應的,當初全國的基站就只有這么多,如果按照最初三年利潤翻倍的情況來看,明顯是不可能的。之所以退市,恐怕是因為......”
還沒等林丁強把話說完,辛晴的電話就打來了。
“老林,你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