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與沒甲,上了戰場那差別可太大了。
至于戰馬,也是大部分都被郡兵們帶走,剩下的只有十幾匹。
王霄依舊是來者不拒,有多少就用多少。
各縣征召的義軍逐漸集中在了郡治這里,數量足有數千之多。
王霄以都尉的身份統帥這些義軍,簡單操練之后就帶著他們出發去討伐賊寇了。
不是他不知道精銳之師需要長期訓練,而是白波軍聲勢極大,要不了多久就會攻破太原郡,震動天下。
到時候雒陽的朝廷肯定會調集附近郡縣的兵馬去平叛。對于王霄來說,這是獲得戰功,提升地位,擴充實力的絕佳機會。
在去太原郡之前,他要盡可能的增強實力。
兵力方面可以依靠民夫的名義大規模擴編。可招了人來總要發錢糧的。
常山郡的錢糧不多,而且還要支付郡兵。哪怕郡守親自出頭,能落到王霄手里的也不多。
這個時候,王霄就用上了在北宋世界里用過的手段。
打劫山寨。
亂世之中,金銀珠寶的用處真心不大。真正有用的,還是錢糧布帛。
收稅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是搶了。
披著官軍的身份,自然不能攻城略地,那就去搶山寨。
離開郡治之前,王霄以郡守的名義把城里的鐵匠們都給集中到了一起。
先是用那些黃巾俘虜們作為勞動力,使用黏土與燒制磚塊建造小高爐。再從山上砍伐木料燒制木炭。至于原料,則是直接用鐵做原料,而非礦石。
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高爐這種東西出現,當時就是用來煉銅的。對于這個時代的鐵匠們來說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區別只在于使用了黏土與特別燒制的耐火磚,只有承受住高溫才能融鐵煉鋼。
使用木炭而不是直接使用煤,出了可以提高爐溫之外,還能將鐵里面的過高的碳脫掉,使含碳量降低而成為鋼。
當然,這種簡陋的生產條件下出產的鋼材雜質很多,標準不一。結構強度低下,氣泡含量也過多。
哪怕王霄還提出了鼓風機加熱,脫碳去硫等等技術提升,可出產的質量依舊是遠遠無法和現代世界相比。
或者說,比起地條鋼都是遠遠不如。
可在這個鐵器都不多的時代里,那就已經是前所未有的成就了。
用鋼材打造的兵器甲胄,完全不亞于妙手偶得之的百煉鋼。最重要的是,這種鋼材是可以批量生產的。
留下部分常山縣來的義軍嚴密把手煉鋼作坊,哪怕是郡守大人來了也不準進入。
王霄最欣賞的三國強兵之中,除了白馬義從之外就是陷陣營了。
陷陣營的兵力不多,可戰斗力卻是彪悍到爆炸。
除了兵源出色之外,他們渾身披掛厚重鐵甲也是極為重要因素。
強悍的兵源可以通過嚴格訓練與一場場的廝殺鍛煉出來。而甲胄,就要依靠技術的力量了。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王霄帶著幾千義軍開始掃蕩常山郡境內的各處山寨。
訓練不足的義軍攻打山寨,取勝了也會傷亡不小。可王霄卻是堅持以戰練兵。
他實在是沒有幾年的時間可以用來慢慢的訓練兵馬。
時間來到中平五年八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傳來。
“南單于叛,與白波賊寇太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