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油就不一樣了,能吃的油從來就沒有便宜的。
王霄絕非黑心商人,所以他決定按照成本投入的十倍來制定價格。只要不比葷油貴就行。
這可是真正的良心價!
王霄的小院子已經擺滿了大缸,沒地兒再放石磨。
考慮了一會之后,王霄干脆直接暫時關了自己的小酒肆。把石磨直接安排在了店鋪里。
看著渾身肌肉的王霄推著石磨進店,對門賣饃饃的楊叔,宛如高老莊的高老太爺見到了豬悟能。
這等強壯的勞動力,哪家都想要啊。
工業化生產之前,想要榨油就是壓,就是磨。
這樣那樣的制取辦法,區別不過是斤把斤的樣子。
王霄沒去買大牲口,也沒花錢雇人。就是他自己給石磨里加豆子,然后自己推著石磨榨油。
以他的力量與身體來說,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八斤六兩。”
壓了一石的大豆,王霄稱量了一下榨出來的油料。
雖然比不上工業化之前一石出十一二斤的程度,可也算上不錯了。
接連幾天,王霄的鋪子里都是連續不斷的石磨轉動聲響。
王霄拎著一大桶的油料去了油鋪。出來的時候背著一包袱的銅錢,還抱著好幾匹的布帛。
抽空去了趟城外,王霄走了幾家莊子定下了供應大豆與各式蔬菜的約定。
他現在非常想要擁有一個自己的莊子,想要種什么就種什么的莊子。
只不過錢還不夠,還得繼續積累。
哪怕是在大唐,做生意最穩定的依舊是衣食住行。
先在這方面立下基礎,別的事情才能慢慢的去做。
王霄挑了批豆子泡起來做豆芽,榨干的豆渣可以做餅,可以做豆腐豆制品等等。
其實用來喂牲口最合適了,可王霄現在全家上下就他一個,誰也喂不了。
買豆,榨油,賣油。這些成了王霄每日里的必備功課。
等到銅錢布帛積攢到了一定的程度,王霄就不再外賣豆油而是存了起來。
這段時間里,長安城內外也是風云變幻。
先是突厥人趁機殺來,一路攻打到了渭水之北。
李世民送上金帛,殺白馬立盟約,這就是渭水之盟。
當時長安城內風聲鶴唳,西市上各家商鋪都被征收了一筆稅款。王霄這里哪怕是關著門也不行,還是交了一筆銅錢布帛。
對于心高氣傲的李世民來說,這是巨大的恥辱。
可此時大唐內憂外患,他只能是先忍氣吞聲忍下來。不過幾年之后他就報了這個仇。
之后還有薛萬徹等原太子與齊王府部眾歸順,李承乾被立為太子等等諸事。
眾多大事件連續不斷的時候,王霄正在翻新他的酒肆。
之前破爛的桌椅都被劈了做了柴火,王霄買來木料工具,自己打造新的家具。
修砌了新的灶臺,找鐵匠打造了新的生鐵鍋以及各種器具。
門簾木板全都換成新的,買來桐油漆樹的漆還有丹紅朱砂自己調配,做成漆料涂抹。
做了新的牌匾,自己寫下‘珍饈軒’掛起來。
王霄這里只是個臨街小鋪,當不得閣,樓這種稱呼。只能說是個軒。
要說最具創新性的改變,自然是他打造了鐵皮箍的爐子,再做了長長的煙囪連接到外面去出煙。
鐵皮爐子燒煤可以提供熱量,上面架上一個水壺在冬日里絕對是完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