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鐵的價格不低,鐵制的兵器甲胄什么的造價不菲,哪怕是在蒙恬的眼中也是不容易得到的好東西。
“我弄到了能大規模冶煉鐵的辦法。”
大秦的青銅冶煉鍛造技術已經是達到了巔峰,甚至與鐵制兵器對砍的時候還能占據上風。
強悍的大秦工匠們,甚至給兵器上鍍鉻!
這是讓后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的事情,這可是鍍鉻!
青銅武器的確是不錯,可問題在于,銅的產量無法滿足不斷擴張的軍隊數量。
實際上大部分的秦軍都是穿戴皮甲的。甚至于,那些輕兵們就穿著一身的布衣就敢上陣殺敵。
大秦的銅產量不高,或者說華夏的銅產量一直都不高。
而這些銅還要用來制作各種器具,制作各種祭祀用品帶入地下,制作秦半兩這樣的錢幣等等等等。
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秦軍的戰斗力。
畢竟銅產量就這么多,各個方面都在嗷嗷叫的搶。對于鐵器的大規模需求也就刺激到了技術的提升。
“大規模?”蒙恬想了想“有多大?”
王霄愣了下,這還真不好說。
“找個官府的工坊,改造之后看一看就知道了。”
憑借蒙家的力量,找個工坊非常簡單。在眾多匠人的支持下,改造工作進行的非常快。
等到蒙恬親眼看到一爐爐的鐵水流淌出來,親眼看到工匠們用坩堝將鐵水舀出來送入模具。他當即轉身離開,上馬直奔阿房宮而去。
有了祖龍的支持,新式冶鐵技術快速傳播出去。
眾多的冶煉工坊被建造起來,大量的鐵制品通過工匠們的敲打被制作出來,送入軍中。
比起皮甲來說,鐵甲的防御水平至少高出了幾個等級。
而鐵制兵器雖然比不上精良的大秦青銅武器,可它們的數量足夠多啊。再配上鐵盾鐵甲,在這個時代里基本上就是頂配了。
北方的消息源源不斷的送過來,東胡人與月氏人,這對之前打出狗腦子來的死敵,現在居然握手言和了。
很明顯,他們的目標是把觸手深入草原的大秦。
東胡人是現在草原上的霸主。被秦軍打斷了脊梁骨,日后會成長為龐然大物的匈奴人,此時也只是東胡人的小弟。
而更久之后的鮮卑,烏桓等橫行中土的部落,此時也只是東胡中的小字輩。
順嘴說一句,無論是鮮卑還是烏桓,實際上都是山的名字。
他們聚集在某某山的附近,就被稱為某某部落。
至于月氏,位置大致上是在河套九原郡的西邊,貼著西域諸國的地方。
歷史上他們先是聯合著匈奴人打垮了東胡,接著匈奴人又聯合烏孫人打垮了月氏。
月氏人的殘部被匈奴人逼迫著一路向西,沿著天山越過蔥嶺進入中亞地區。與當地人融合成為著名的粟特人。
再順嘴說一句,蔥嶺之所以叫蔥嶺,并非是因為其地形像是一顆大蔥。而是因為其山坡上長了不少的野蔥,所以被成為蔥嶺。
實際上蔥嶺就是帕米爾高原。在波斯語之中,意思是平頂屋。
因為王霄的亂入與鼓動,秦軍打垮了還沒有爆發起來的匈奴人,并且深入草原占據了龍城。從地形上將月氏人與東胡從中間切開。
大秦的強大讓月氏人與東胡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他們甚至停下了互相之間堪稱尸山血海般的仇恨,聯絡之后決定一起對付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