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國家實力差距太大的結果。
王霄可以充容選擇各種作戰方式與路線,可楚國卻似只能拆東墻補西墻的疲于應付。
實力碾壓,才是真正的優勢。
當王霄率領七八萬精銳快速南下,直撲壽春的時候,楚國上下都是一片驚恐。
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就沒有可以阻攔的兵力。
從大梁城到壽春,其距離并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遙遠。
大梁城是在河南腹心之地,而壽春的話,則是在淮河邊上。
兩邊的距離,也就是幾百里路。
當然,這個時代的道路交通很爛,一路過去也是需要不短的時間。
這也是王霄為什么要從幾十萬征召兵之中挑選精銳的原因所在。
不是精銳的話,打不了這種長途奔襲的大戰。
此時的楚國,已經是非常空虛,非常虛弱了。
王翦的大軍殺入楚國境內一年多的時間,給楚國帶去了巨大的損失和影響。
而項燕看似抵擋住了王翦,可本質上他卻是抽光了楚國的最后一絲元氣。
楚國的成年男丁,基本上都被集中在了項燕的麾下。
為了養活這支兵馬,這一年多來楚國各種收刮,幾乎把麾下百姓最后的口糧都給搶走送去軍中。
甚至于今年的春耕,都做的都不到一半。因為很多地方甚至就連種糧都被搶走了。
拖了一年多的戰爭,已經是讓楚國竭澤而漁了。
再這么拖下去,不到秋收就得大規模的餓死人。
也是因為如此,當王霄率部殺入楚國境內,一路快速南下的時候,大批的楚人紛紛投靠。
不但做帶路黨,還主動幫忙修橋鋪路,乃至于圍攻城池。
不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楚國人,而是王霄給他們的糧食太香了。
一邊是為搶走自己家中最后口糧的楚王餓死,一邊是做給自己分田發糧食的秦王辦事。
楚國人的選擇,非常從心。
王霄是在無數楚國人的歡呼聲之中,策馬進的巨陽城。
面對著無數的笑臉,王霄還以為自己是到了咸陽城呢。
這里是楚國重鎮,距離壽春已經很近。
然而攻打此城的時候,卻是根本沒費多大的功夫。
除了守軍稀少之外,最重要的是,王霄開了賞賜,招募附近的楚國人攻城。
結果楚國人就像是瘋了似的,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就把巨陽城攻下,然后歡天喜地的迎接王霄入城。
楚國,這是真的要完蛋了。
“大王。”隨軍的李斯,拿著文件跑了過來“巨陽城內的物資已經清點完畢。單單是繳獲的糧食,就在七十萬石以上。”
王霄驚訝的看著他“這么多?楚國不是說沒糧食了嗎。”
“楚國是沒糧食了。百姓們也沒糧食了。”李斯嘿嘿笑著“可貴族們的糧食卻是多的很。”
楚國是分封,而去楚王威望不高,又是面臨秦國大軍壓境。所以必須穩住貴族,獲得他們的支持。
征收物資的時候,也就輕輕繞過了貴族們,而是對百姓下死手,連最后的口糧和種糧都給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