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考之后,閱卷完成基本上就已經排定了座次。按照之后殿試時候送給皇帝觀閱的順序來確定最終名次。
至于殿試什么的,不過是走個形式罷了。
王霄翻閱了那些已經被設定好了名次的卷子,翻開第一份果然不是許仙的。
哪怕有著王霄提供的資料,還有著身為參政知事老泰山的支持,可許仙也僅僅只是進入了前十而已。
畢竟這種超大型的蛋糕,一個副宰相的力量,還不足以搶走最大的那一份。
“看來還是得是我出手才行。”
王霄很清楚的知道,到了這個時候考試的內容已經不重要了。
畢竟這不是有著絕對正確答案的比試,甚至可以說,在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可以是一場唯心的挑選。
哪怕王霄把許仙的卷子放在第一位也沒用,具體誰誰誰早就已經被定好了。
這種情況下,想要改變這種既定的分配,只有一個人可以做到。
不用多說,自然就是南宋的皇帝了。
殿試上皇帝金口玉言,圈定了誰那就是誰。
一般情況下王霄不會駁了大臣們約定俗成的面子,都是按照順序來圈定。
而現在的話,王霄自然是要找他談談人生,說說理想了。
孝宗皇帝趙昚,本名趙緯。
他不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后人,而是燭光斧影之后就完蛋了的趙匡胤的七世孫。
南宋高宗趙構,在當年被金兀術搜山檢海的追殺逃亡海上,還落水差點被淹死之后,身心遭受巨大打擊,進而喪失了生育能力。
趙構的老婆孩子要么就是被金人抓走,要么就是逃亡路上死了。
沒了后人又沒有了生育能力,趙構無奈之下只能是尋找養子。
因為靖康的時候,趙光義的后人幾乎在汴梁城內被一網打盡,所以趙構將只有六歲的趙瑗收為養子,作為接班人培養。
而趙眘在有宋一朝之中,可謂是與其他皇帝格格不入的性子。
因為趙宋皇帝幾乎都是茍且圖安,得過且過。遇到外敵入侵就只會逃跑和殺自己人的性格,唯有趙瑗一心抵抗,并且堅持要求北伐收復中原。
他是真的發動了北伐,就是著名的隆興北伐。
之后趙眘還為風波亭之后被毀了名譽的岳飛平反,恢復其名譽官職,并且將其被流放的家人赦免回歸。
可以說,有宋一朝之中,這是一個有血性的皇帝。
此時此刻,趙眘獨自一人坐在御花園里在生悶氣。
原因很簡單,北方金國大亂,已經是陷入了崩潰狀態之中。
趙眘想要乘機北伐,重拾大好河山。
可朝中全都碌碌無能,只想著保全自己優渥生活的廢物,全都反對他的這個決定。
眼看著自己年歲愈大,身體狀況也是江河日下。趙眘忍不住的想要落淚,不知道自己今生還有沒有重見中原大好河山的機會。
“什么味道?”
坐在石凳上的趙眘突然嗅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之氣,這是與御花園之中那些花香截然不同的香味。
僅僅只是嗅了一口,他就感覺煩悶的胸口舒暢了許多。
抬起頭,目光看了過去。就看到眼前讓其震驚不已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