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什么時候正式用出來,那就要等著看什么時候能掌握大權了。
現在的王霄,要做的不是去推動什么新政,而是老老實實的種田。
“叫趙禹過來。”回到自己寢宮的王霄,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搞定錢袋子。
他可是很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花錢,沒錢的話那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秦時全天下的錢都是歸少府管轄的,不過到了漢初的時候,少府被一分為二。
公家的部分歸于大司農來管,也就是說去收稅。
而皇室私人部分,則依舊是在少府的手中,可以說是皇帝的小金庫。
實際上少府一點都不小,甚至于有著整套從上到下的班子。
哪怕前朝直接崩潰了,少府這里都可以立馬填補上來,成為皇帝手下的第二套執行班子。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機構,具體規模有多大,甚至就連皇帝自己都不清楚。
王霄現在準備種田,首先就要數數清楚自己的小金庫有多少錢。
畢竟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情,沒錢的話,哪怕是皇帝也沒人搭理。
趙禹很快就來到未央宮,行禮之后恭敬的等待著王霄問話。
在小豬‘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前,大漢朝廷之中的主力是黃老和法家。
像是趙禹就是法家出身。
大秦二世而亡之后,當時在秦國位于主導地位的法家,也是深刻反思了為何會有這種事情。
之后在大漢,他們也是不斷的進行修正與改變,從而避免曾經大秦的事情再度出現。
唯一不變的,依舊是對效忠君主的忠誠與服從。
因為法家的思想想要得到貫徹,就必須得有強勢君主的支持才可以。
“少府令。”王霄也沒什么客套,直接詢問“現在少府之中,可動用的現錢有多少?”
趙禹快速在心中計算了一下,隨后回應“陛下,少府可用現錢,當在二十億錢以上。”
文景之治號稱糧食多到爛在倉庫里,錢財多到串錢的繩子都爛掉。
很多人都說漢武帝之所以能成就大業,根基就是文景之治為他打下了基礎。
實際上其背后的原因,并沒有表面上的那么簡單。
其中像是貨幣超發,像是貨幣貶值,像是超高的通貨膨脹什么的。
因為怕被吐槽水太多,所以不做詳細解釋。
只能說是文景之治,的確是讓漢朝人口大幅度增加,糧食產出與經濟發展也有長足的進步。
可絕對沒到史書記載的那么夸張的程度。
錢是有的,黃金也有很多。可這些實際上都不禁花。
小豬把錢和黃金都用來打仗與修宮殿,甚至出行數次就花費了數億錢之多。
文景之治留下的再多,也不夠他這么花銷的。
所以到了后面,就是賣XX爵,就是白鹿幣的直接行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