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王霄上了馬車離開之后,四周眾人紛紛上前恭喜張湯。
因為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張湯很快就會被重用。
張湯表面上自然是不動聲色,不過回家之后卻是難掩心中激動。
哪怕是他那患有眼疾的母親,也能夠察覺到其情緒上的變化。
“吾兒,何事如此高興?”
“母親在上,今日天子去了茂陵邑。”
“哦?天子可曾召見于你?”
“召見兒子了,還交談許久,贊許有加。”
張湯母親長長的舒了口氣“好,你要記住,務必要守住本心,為天子效力做事。萬萬不可辜負乃父名聲。”
“兒子記住了。”張湯自然是恭敬行禮。
回到未央宮的王霄,拿出布帛開始寫名字。
從竇嬰到韓安國,從衛青到霍去病,從公孫弘到桑弘羊,從張騫到李廣,從司馬遷到主父偃等等等等。
這個時代的名臣猛將實在是太多,宛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既然王霄準備種上幾年的田地,自然是要想辦法把這些人給聚集起來。
當然了,像是霍去病這樣的還要等上不少年才行。
寫完之后王霄看著眼前的布帛,很自然的就聯想到了一個有效促進科技提升,以及賺錢的好東西。
“要做的事情很多啊。”
看著窗外漸漸暗淡下去的夜空,王霄嘆了口氣繼續手頭上的工作。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王霄做了不少事情。
先是少府令趙禹接到了命令,讓他在少府之中準備好工匠與工坊。這是要準備開始造紙。
接著就是張湯,一紙令下就從茂陵尉被提升到了太中大夫的高位,這已經是秩比千石的水準了。
這也是王霄此時能為沒有足夠好出身的張湯,所謀取的最高位置。
雖然說是皇帝,可朝中力量都被掌握在了軍功集團的手中。
想要大幅度的更換大臣,至少暫時還不行。
不過哪怕如此,張湯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了長安城內的名人。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是被皇帝所看重的人物。
張家這里,一時之間賓客來往絡繹不絕。
許多人忙著經營張湯這條線的時候,王霄卻是在召見另外一位英雄人物。
此人本只是宮禁之中的郎官,可卻是在站崗執勤的時候,被天子直接走到面前問話“你就是張騫?”
張騫是誰?只要是上過學,學過歷史的人估計就沒有不知道的。
作為睜開眼睛看世界的第一個華夏人,張騫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二十五歲的時候奉命出使西域,帶著一百多人出去。
這一去就是十三年,快四十歲了才回來。
而當他回來的時候,只剩下了他與堂邑父兩個人。
先祖們為了給后世子孫們開拓土地,篳路藍縷之下付出了太多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