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只會說,是衛子夫因為衛青被看重的關系,才愛屋及烏的有機會進入未央宮。
而這,就是王霄希望衛青得到的名譽。
“各地遣散的士兵,都安撫好了沒?”端著酒杯的王霄,目光并沒有在意那些翩翩起舞的妹子們,而是關心那些從軍民兵的遣散工作。
衛青去打衛滿朝鮮的時候,帶走了好幾萬人馬。
可這其中,只有羽林軍的幾千人是有編制的正式軍隊。
其他的那些,都是自備干糧想要建功立業的地方民兵。
仗打完了,朝廷也派出了邊軍去接管新設四郡的防務工作,在羽林軍得到命令返回長安的時候,這些民兵們自然也是要解散的。
“回陛下話。”
衛青恭敬的行禮“按照各自的功勛發放了賞賜,按陛下命令免除的稅賦與徭役也通知了各地衙門。并無人心生不滿,都是對陛下感恩戴德。”
這些民兵們當然不可能是為了王霄的個人魅力,拋家舍業的自備干糧,千里迢迢的出塞打仗賣命。
這樣的人的確是有,可絕對不會有幾萬人之多。
他們也是為了好處,為了能有收獲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才這么賣命的。
王霄若是不能把好處給足了,那就會像是晁錯的納粟拜爵一樣,第二次再來就沒人會上當。
所以王霄早早的就給衛青送去命令,賞賜什么的一定要給足,至少不能讓人白跑一趟,必須得有得賺。
而且他還給所有參與此次出塞作戰的民兵們,發放了一份免除當年賦稅與兵役徭役的獎勵。這個就算是外快,或者說是意外收獲了。
比起前秦來說,采用輕徭薄賦的大漢,在稅收這塊是很輕的,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甚至還有過連續多年免除田租的日子。
可問題在于,大漢的賦很貴。
最簡單的一條就是,口賦算賦誰也逃不掉。只要是個人,就得繳納人頭稅。
口賦指的是未成年的兒童,算賦征收的對象是成年人。
這也是為什么百姓們不敢生孩子,或者說生孩子之后全都是小二的原因所在。
只要是個孩子,每年起步二十三錢,真要是七八個孩子的話,這誰家能夠受得了。
再有兵役的話,漢朝的兵役只有成為長安城的南軍北軍算好的,因為開銷都是朝廷負責。
可若是戍邊成為邊軍,或者是在地方上服役,所有的開銷花費都是自己來出。
就是吃喝用度什么的,全得自己花錢。
最可怕的就是徭役了,雖然說徭役只有三十天,可這三十天里基本上都會被往死里用。
更重要的是,干一個月的苦力不但沒有絲毫收入,反倒是自己家負責這一個月自己的開銷。
現代世界的穿越者們穿越過去,若是沒有個好身份,估計幾個月就得累死餓死。
王霄給出這么多好處,妥妥的是在收攬人心了。
“做的好。”
王霄舉起酒杯示意衛青,對方急忙雙手捧杯回應。
“你帶回來的那些精銳,朕有個新的想法。”
并不是所有民兵都被遣散,有一部分的精銳被挑選出來,帶回了長安城。
王霄對這些人的安排是“朕打算再建一支新軍,名字的話,就叫虎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