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襄子繼續詢問“海魚出水即死,沿岸百姓倒是可以吃的上,可內陸的百姓們如何吃?拖上一兩天,就成臭魚了。”
在沒有良好保鮮技術,以及沒有冰箱制冰機的時代里,想要長時間保存肉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這難不倒王霄“海里有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鹽。取了鹽腌制成咸魚咸肉就是。”
“陛下。”田襄子急忙說“煮海鹽的產量的確不低,可若真是如陛下所言,可捕獲百萬千萬斤計海魚,鹽不夠用啊。”
“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
王霄伸手指向一旁的少府官佐“朕已經有了全新的曬鹽之法,可以大規模從海中取鹽。從此之后,天下百姓將再無缺鹽之苦。”
田襄子精神大振“敢問陛下,何為曬鹽之法?”
王霄抬手指著天上的太陽“這世界上最大的動力源,就是太陽。曬鹽之法也叫鹽田法,在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的地方。先選擇大面積的平坦海灘,之后建設蒸發池,將鹽水引入池中由太陽曬到一定濃縮高鹽份程度,再引入結晶池。”
“這個時候海水就成了飽和鹽溶液,它們會在陽光的照射下逐漸沉淀下來,之后剩下的就是粗鹽。這些粗鹽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用來腌制魚肉。”
王霄瞇著眼睛抬頭掃了眼陽光“太陽的恩賜接近無窮無盡,曬鹽的時候鹽場能做多大做多大。曬完一批再引海水進去曬下一批。這是什么,這是近乎于無窮無盡的資源吶。”
他雙手合十,向著太陽的方向擺了擺,然后示意身邊眾人“快點,感謝老天爺的恩賜。”
王霄給了少府一份名單,上面都是沿海岸線最為適合曬鹽的地方。
少府將會發動當地百姓們大規模的進行曬鹽活動。
沿岸百姓們,以后男的可以跟著越來越多的海船出海去捕魚,女的則是可以在鹽田里曬鹽取鹽。
一方面解決了肉食稀缺的問題,一方面又可以讓鹽不再成為緊缺物資。
這是什么,這就是來自于時代的科技優勢。
無論是什么樣的科技,只要能給百姓們帶來實惠,那就是頂好的科技。
當然了,想要讓海量的咸魚端上大漢百姓們的餐桌,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因為造海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時間都是以年來計算。
最耗費時間的,就是曬木頭。這通常都要花費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成為造船的材料。
而之所以眼前這艘船,以及日后相同類似的船只能夠建造的這么長,完全是因為王霄的慷慨。
按照大漢的律法,山川河流樹林都是屬于天子的。那些動輒長到了數十米高的巨木,原本都是被天子們用來蓋宮殿,修建陵寢用的。
只有王霄這里,是把這些價值昂貴的木材用在了建造大船上,而是拿去蓋宮殿。
華夏的巨木幾乎都被歷代皇帝們蓋宮殿給用光了,而這些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的宮殿,通常的結果都是被一把火給燒個精光。
王霄已經開始讓少府的工匠們不停的燒窯制磚,準備用這玩意代替對木材的消耗。
雖說木材是可再生資源,但是它們再生起來的速度太慢,遠遠趕不上人類的索取與消耗。
黃河本是清水,就是因為植被幾乎被破壞殆盡,這才導致鎖不住水土流失,變成了滾滾黃河。
當然了,人類對于木材的索取大頭并非是建造房屋,而是生火做飯。
生火做飯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而生火的原材料最容易獲取的就是木材植被。
人每天都要吃飯,這么年復一年的數千萬人不停的索取,多少森林也不夠用。
為了能讓黃河繼續清澈下去,也是為了緩解對森林植被的索取,王霄也開始讓少府的人去各地煤礦進行挖掘準備工作了。
代替木材最好的礦物就是煤炭了,熱值高不說還儲量豐富,并且不像是石油那樣麻煩與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