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幾年下來,雖然匈奴人也有進行設伏,擊退過程不識,圍殲過李廣,甚至還差點包圍過衛青。可這種戰術層面的反擊,并不能改變戰略上的逐漸陷入被動的狀態。
一直到匈奴人被這種不間斷的打擊給嘬毛了的時候,他們才總算是找到了戰略方向的突破口。
“遼東郡?”
站在巨大沙盤前王霄,對于匈奴人終于是從傻乎乎的被牽著鼻子走狀態之中走出來,真正選擇了正確的戰略方向而感到有意思“匈奴人里可算是有明白人了。”
沙盤自然是王霄的杰作,這塊足足占據了整個大殿面積的沙盤,上面囊括了邊墻內外一千里范圍之內的詳細地理信息。
而代表匈奴主力的一連串旗幟,此時正沿著邊墻外側,不斷向著遼東郡方向移動。
“陛下,遼東郡的邊墻還未修完...”
“沒什么修完的事情。”王霄直接揮手打斷了衛青的話“那地方沃野千里的,怎么修邊墻?不用解釋,我能理解。”
遼東郡那邊實際上根本就沒修建邊墻。
原因也是非常簡單,那邊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在這種平原上修建長達數千里的城墻,其一工程量太大,在這個時代里來說不亞于修建萬里長城。其二的話,防御能力并不強大,匈
奴人可以隨時集中力量攻擊一點。攻破一點,就等于漫長的防線全部失效。
所以王霄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在遼東郡那兒修建什么邊墻。
“匈奴人總算是想明白了攻其必救的道理。”
王霄站在沙盤旁邊笑著說“可算是有長進了。”
戰國時期,被各國不斷教育做人的燕國,為了拓展生存空間就開始向北發展,打垮了無數雜胡之后拓地千里。而這片新開拓的土地,就是遼東郡了。
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這里已經有著上百萬的漢人在生活。
而且在遼東郡的身后,就是滅了衛滿朝鮮之后建立的漢四郡。那里同樣也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移民漢人。
一旦遼東郡有失,這些漢人的命運必然非常悲慘。
王霄說匈奴人有長進了,的確是如此。
因為匈奴人不再被動的被漢軍耍的團團轉,反倒是選擇了一處漢軍不得不去救援的地方。從而為他們想要的決戰尋找到了合適的地方與機會。
這是什么,這就是戰略主動權。
比起以往宛如沒頭蒼蠅一樣的愚蠢來說,現在匈奴人走出的這一步,的確是很不錯。
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
“大將軍。”王霄看向已經真正是個中年人,留著胡子的衛青“還記得龐涓是怎么死的嗎。”
衛青眼神一亮“圍魏救趙?”
“沒錯。”
王霄的手指開始在沙盤上滑動“匈奴人學聰明了,來了個攻其必救。救肯定是要救的,但是如何去救援就要好好安排了。既然他們去打咱們的必救之地,那咱們也去打他們的必救之地
。”
他的手指,最終是落在了黃河之南的一大片區域上“河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