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窮追不舍,兩天之后在即將抵達高闕的時候,追上了白羊王的殘部,并且一戰滅之。
等到接到戰情通告的程不識急匆匆的趕過來,留給他的就是一些處理戰場手尾的掃尾工作。
此戰霍去病陣斬五千余人,包括白羊王與樓煩王在內的部落貴人足有一百多都被干掉。
生俘了三千多人,這還是因為王霄表示說能抓俘虜就抓俘虜,各處礦山與修路的地方都在嗷嗷叫的等著人手補充。
至于戰利品就多了,掃蕩河南地之后,計算繳獲的牛羊馬匹足有百萬頭之多。
這次的戰爭規模并不算大,可意義卻是非同凡響。
河南地的收復,意味著漢軍的防線一口氣向北推進到了陰山之地。
從此之后匈奴人再無能力通過河南地去威脅長安城,解除了長安與關中地區所面臨的威脅。
這還不算完,從此之后漢軍可以通過高闕這個口子,直接向北出擊大草原。
高闕這個地方,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巨大的門闕缺口。
其具體位置是在陰山山脈靠近陽山山脈的一處山脈斷口,南邊就是河南地,北邊則是茫茫大草原。
匈奴人占據了這里,就可以不斷南下襲擾。
而漢軍占據了這里,則可以隨時隨地出擊大草原。
可以說,誰占據了這里,誰就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早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的時候,這里就是趙長城的終點。
后來蒙恬打跑了匈奴人,也是到了這里修建關隘用以阻擋北方的匈奴人再來。
現在時隔百年,這處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再次回到了漢家兒郎的手中。
王霄的命令很快就追了上來,他將新近收復的河南地劃分成了兩個郡,分別為朔方郡與五原郡。
沒錯了,就是呂奉先的老家五原郡。
之后程不識直接被命令駐扎下來,他的官職也從雁門太守轉為五原太守,并且駐軍高闕關隘,負責防御匈奴人重奪這里。
大漢諸多將領之中,說到四平八穩的防守,程不識算是最出色的那一批之一。
隨后霍去病向西行軍,抵達黃河幾字形彎口的時候,沿著賀蘭山一路南下。
之所以走這條路,而不是原路返回。那是因為這是去順路偵查與威懾河西走廊。為下次出征河西走廊做準備工作。
軍臣那兒之前剛到遼東郡沒多久,還沒來得及大肆劫掠漢地,就接到消息說河南地被攻擊,危在旦夕。
深知河南地重要性的軍臣大驚失色,顧不得眾人抱怨有急匆匆的原路返回。
走到半路的時候,就得知河南地失陷的消息,據說是氣的吐血。
不過他這一撤,倒是和急匆匆趕過來的衛青所部擦肩而過,甚至就連準備襲擾他后路的李廣都沒能找到他。
這位飛將軍又一次習慣性的迷路了。
匈奴人是強盜,講究的是賊不走空。
這趟各部落跟他出來打仗,一根毛的好處都沒能撈到,反而是來回奔波損失不小。自然都是滿心的怨氣。
等到軍臣強行命令眾人一路趕到陰山一帶,去攻打高闕關隘的時候,各部落都是喊的響亮,可真正出力的卻是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