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所有的賦稅,三年之內絕對不會向遷徙的百姓們征收哪怕一錢的賦稅。
這么一大通的好處砸了下去,通過報紙了解到詳細信息的大漢百姓們,那都是有些發暈。
天子這是怎么了?未央宮中去了讓他滿意的美人不成?居然給了百姓們這么大的好處?!
分幾百畝的地,免除賦稅勞役三年,還白送全套的新式鐵質農具與一頭牛!
聽到那些讀報人說的這些條件的時候,許多淳樸的大漢百姓們,甚至還把讀報人給打一頓,因為他們不相信會有這種好事情。認為讀報人是在瞎扯淡。
可這就是真的,接連好幾期的報紙上,連篇累牘的說的都是這件事情,甚至還刊登了王霄的正式詔書。
這下淳樸的大漢百姓們就相信了。
他們可以不相信報紙,但是絕對會相信王霄的詔書。
因為大漢的天子們是不會撒謊的,他們在百姓之中的信譽之高,是后世之人所難以想象的。
歷史上因為連年的戰爭導致經濟破產,民生凋零。小豬不得不下了一道罪己詔。
而就是這份罪己詔,讓那些已經開始準備‘王侯將相寧有種’的百姓們,全都安靜了下來。
因為天子認錯了,百姓們就都選擇了原諒天子。
由此可見,漢朝天子在民間的威信是多高。
確定了這次的遷徙是真的之后,無數百姓們開始踴躍報名。
原因很簡單,進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大漢的人口早已經從秦末時候不到兩千萬人,爆炸式的提升到了接近六千萬。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還不是確切的人口數字。
因為要逃避人頭稅,所以隱瞞人口在大漢這里是很常見的事情。
根據少府的統計與推算,大漢的實際人口數目,甚至有可能超過了七千萬之多。
漢初的時候,大漢執行分田制度。也就是‘五口之家,治百畝之田’。
意思就是,只要你從深山老林出來,大漢就給你分田地。五口人的話,可以分一百畝的田地。
可后來隨著人口的越來越多,田地分的越來越少,最后干脆就是啥都沒了。
土地兼并開始抬頭,小農經濟時代里,土地就是最有價值的投資目標。所以有錢了就買地,直接導致田地越來越集中于少部分人的手中。
王霄雖然在打壓這種事情,可只能是治標,而不能是從根源上解決。
畢竟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都是這么想的,這種事情哪怕是王霄也沒辦法徹底阻止,哪怕他開無雙也沒用。
大漢百姓們開始為土地而煩惱的時候,突然來了這么一個大好的消息,自然是爭先恐后了。
當然了,王霄說的是分幾百畝的地,而不是田地。
因為河南地那兒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現成的田地,一眼望去幾乎都是牧場。
想要有田,還得百姓們自己去開墾。這才是王霄為何要免稅三年的原因所在。
田都沒開出來呢,上哪兒去收稅啊。
這次規模浩大的人口遷徙,前前后后持續了一年多。
而與此同時,修整之后的漢軍再度出擊,牢牢掌握戰略主動開始重拳毆打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