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們終于是到京城了。”
戴著氈帽的李自成,看著眼前高大巍峨的京城城墻,心中可謂是感慨萬千。
想當初他還在崇禎皇帝的手底下做過郵遞員,可惜卻是被強行裁撤了。
不但被裁撤,甚至就連離職補償金,還有之前積欠的俸祿都沒給。
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他來武裝討薪了。
大明的驛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驛站所達之地就是大明的疆土,就是皇命能夠抵達的地方。
崇禎被忽悠著裁撤了驛站,或許能夠削減數十萬兩銀子的開支,可代價卻是徹底斷絕了皇命直達各地的通道。
在王霄看來,這種做法那就是典型的腦殘。
然而更可怕的是,之裁撤驛站只是崇禎做過的無數腦殘事情的其中之一。
像是登基的時候干掉了魏忠賢,然后裁撤東廠和錦衣衛,搞了個什么東林黨眾正盈朝的朝廷。
后來總算是察覺到了東林黨不行,又派太監到處去監軍,去收稅去開礦等等。
大臣不值得信任,那太監就值得信任了?
很明顯,太監也不能信任啊。
原本很多事情只是官吏們貪墨一遍,可加派了太監們過去之后,太監們也要過一手,反倒是增加了百姓黔首們的負擔。
還有什么打仗英勇的將領打光了兵馬,反倒是會被下獄治罪。
而那些保存實力的,因為手中有兵權,反倒是只能拉著哄著。
反正崇禎十七年來,干過的腦殘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大明亡國,乃至于亡天下,他的確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闖王,城內吊下來好多送信的,都是想要投效額們的。”
雖然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稱帝,可身邊眾將卻是依舊習慣性的稱呼他為闖王。
“有幾個?”
“太多了,攔都攔不住!”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闖王李自成的大軍包圍京師,并且調集大炮開始轟擊城墻。
當天晚上,駐守廣寧門的太監曹化淳投降,打開城門放闖王大軍入城,進入復興門一帶,京城外城全部淪陷。
三月十八,李自成暫停攻城,派人入皇城與崇禎談判,希望崇禎能夠投降。
持續了一天的談判并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三月十九,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
隨后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往內殿前行。
在帶路黨們的幫助下,闖軍已經完全占據了京城。
此時此刻,崇禎皇帝并沒有帶著王承恩去煤山,而是在焦急的等待著王霄的到來。
伴隨在崇禎皇帝身邊的,還有數十家歷史上殉國的勛貴大臣以及他們的家人。
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都以為皇帝叫他們全家過來,是要一起殉國。
大家都有這個心思,所以要么是在寫遺書,要么是在喝酒做絕命詩,要么就是和家人依依惜別。
可等了許久,宮墻外面甚至傳來闖軍腳步聲的時候,皇帝還是沒有絲毫動作,這就讓人很是疑惑了。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