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騎射玩出花樣來的,那是蒙兀人。
想要重振大明,首先是開啟民智。
而且肯定不是用四書五經八股文來開,得用數理化來開。
否則的話,一二百年之后,又是一個老套的輪回。
“這些讀書人得分開來看。”
遵化城府衙大堂,王霄正在為崇禎講課“秀才以上的,全部不能留。童生和秀才,挑選其中家境貧寒的出任胥吏和教師。還有,年紀超過四十五的全部不要。”
現代世界之中,三十五歲找工作就困難了。
王霄這里給拉長了十年,絕對的好人。
以大明末期的生活條件來說,四十五的年紀,差不多已經算是老頭。
在王霄的愛的教育之下,崇禎已經不再反駁王霄的話。
他先是應了下來,然后再問“為何不要秀才以上的?”
“這不是你的大臣們經常喊的那句話,祖宗之法嗎。”
王霄嗤笑一聲“秀才以上的就是舉人,進士。進士基本上都是做官的,這個不提。舉人可以包庇賦稅,誰的名下沒個幾千上萬畝的田產?留下他們,那就是在破壞重鑄大明的行動。”
“你要記住。你現在需要的民,不是這些士紳讀書人了,而是那些往日里被看不起的泥腿子黔首們。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考慮他們會如何去想。”
此時崇禎,對待黔首們的心態,不再是以往的漠視。
因為他親眼見到了,黔首們在爆發的時候,所帶來的威力有多么的可怕。
“大明人口億萬,讀書人能有多少?讀書人和黔首的人數比,起碼也得一比一百吧。”
“身為皇帝,你得站在人多的這一邊。”
王霄語重心長的教育他“那些讀書人除了會耍嘴皮子之外,屁的本事都沒有。別怕他們,拿他們去取悅黔首百姓。這樣你的皇位才能坐得穩。”
“祖爺爺說的對。”
“分田,釋奴,燒掉所有的借條,免除所有苛捐雜稅。”
王霄感慨了一聲“其實咱們華夏的百姓們想要的并不多,只要能夠做到這些,那這世界上就沒人能撼動你的位置。”
“從今以后,你就是大明百姓們的保護者,可以稱為保民皇帝。現在大明百姓們仇視那些搶走他們家產田地,搶走他們老婆孩子的士紳讀書人,那你就要干那些士紳讀書人,去滿足百
姓的需求。”
崇禎再度行禮“祖爺爺說的對。”
簡短的閑聊結束之后,看到王霄坐在椅子上閉目休息,崇禎就準備叫王承恩進來準備飯食。
他還沒開口,王承恩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陛下。”
王承恩神色有些慌張“關寧軍派人來要餉了!”
關寧軍,大明最后的精銳。
史書與各類文學作品之中,關寧軍好大的名氣。
常年與野豬皮對戰,哪怕投降之后,也在吳三桂的領導下搞了個三藩之亂出來。
表面上看起來,好似的確是抗擊野豬皮的兵馬,可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萬歷年間的關寧軍,其實一點都不起眼。
像是三大征出兵朝鮮的時候,就沒他們的事情。
關寧軍真正的崛起,是在袁崇煥主政遼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