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頭巾當道的朝代之中,必然會出現的事情。
朝廷的錢糧就這么多,都給這些丘八們吃喝用掉了,文官們當然不愿意了。
而沒有錢糧用度,自然就沒有強軍。
吃飯都吃不上,而且還衣不蔽體養活不了家人的士兵們,瘋了才會為了守護那些勛貴大臣們去打仗。
當炮轟終于停下,大批討逆軍舉著加長梯子跑到城墻下,豎起梯子開始攀爬的時候,城頭上總算是出現了人影。
漢陽城之前也是有護城河的,不過前些年韃虜打過來的時候,抓捕當地人把護城河直接就給填沒了。
這些年來兩班大臣也想過要重新開挖,可互相爭斗的實在是太厲害,無論誰提出來必然會有人用‘濫用民力’的大義之言駁斥反對。
爭斗到最后,什么事情都沒能做成。
“放箭!放箭!”
城頭上的守軍,大喊大叫著向著下邊射箭。
朝鮮的普通軍士的確很爛,不過他們也有類似家丁的存在。
這些人被稱之為武軍,技戰術不錯,而箭術更是常年練習極為出色。
后世棒子在射箭比賽上經常拿獎牌,也算是一種遺傳。
此時駐守漢陽城的,幾乎沒有普通的軍士。
因為那些人早就為了分田地而跑去投靠明軍去了。
留在這里的,基本上都是世家門閥與大地主們的親族,還有朝中武將與他們的家丁。
這些人射箭極準,一波波的箭雨下來,由當地百姓組成的討逆軍損失慘重。
看著成片的討逆軍倒在了城墻下邊,前方甚至隱隱有即將崩潰的征兆。
王霄的目光看向了不遠處穿著金甲的崇禎,對他比劃了一個打槍的姿勢。
崇禎點點頭,當即下令讓火槍兵們上前進行火力支援。
王霄廢除了奴籍,曾經那些在工部與兵仗局名下出工不出力的工匠們,都恢復了正式的民人身份。
隨后他們與工部和兵仗局重新簽訂了工作契約,計件賺取獎金。
與之前愛怎樣都無所謂不同,現在每一件槍炮兵器都有完整的記錄,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以直接追溯到終端,倒逼著工匠們精心打造。
因為獎金開的很高,所以工匠們都是非常投入與認真,再加上王霄提點的技術升級換代,大明的火器再度精良起來。
其實這并非是王霄的首創。
早在戰國時期,秦國的工匠們就是用的這種方式。
他們的名字會被刻在自己打造的兵器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就會被找到按照嚴酷的秦律來制裁。
比起秦國來說,王霄添加了高額的獎金,而并非是用嚴刑峻法去威嚇。
現在新軍火槍兵們使用的火槍,就是最新款的好東西。
鐵器經過水力鍛造機鍛造更加堅固,之后還有王霄弄出來的土法拉膛線。
雖然在現代世界里依舊是屬于古董級別,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了不得的技術進步。
需要艱苦訓練三年起步才能培養出來的弓箭手,與數量遠遠多于他們,只需要三個月就能上戰場的火槍兵對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輪輪的火槍齊射之后,城頭上再也沒有了敢于探身射箭的身影。
士氣大振的討逆軍們,蜂擁著爬上了城頭。
無數的當地百姓們,淹沒了這座代表著權勢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