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同名同姓的那個衛青。
到了衛時春這里,已經是第八代了。
此人在歷史上,李自成破城崇禎上吊之后,帶著全家一起投井而亡。是勛貴之中為數不多的殉國之人。
之后王霄搞分田,搞釋奴的時候,衛時春也是積極配合。
所以王霄也比較看重他,打仗的時候帶著他分領一路兵馬磨礪,到現在已經是有了獨自領兵的資格與能力。
衛時春很清楚自己這次的任務,并非是收復晉地,而是抓捕那些私通韃虜的晉商們。
攻陷沈陽城之后,在城內查找到了許多有關這些晉商的記載。
有互相之間交易的記錄,有韃虜給晉商們的賞賜與表揚信等等。
所謂鐵證如山,莫過于此。
他衛時春要做的,就是按圖索驥,一家家的去抄家抓人。
可一路上的經過,卻并非是他所想象的那樣簡單。
自從通過井徑道入晉之后,衛時春就陷入了一種非常為難的處境。
不是說到處都有人襲擊,他的兵馬打不過。
而是一進晉地,就有無數百姓聞風而來,哭嚎拜地大喊陛下終于來拯救他們這些子民了。
晉地多山少田,在各處礦產被挖掘出來之前,實在是難以養活如此之多的百姓。
所以這兩年有不少晉地百姓去了北直隸,然后在那邊分田分地免稅種糧。
等到第一次的秋收過后,朝廷真的沒有來收稅搶糧食,反倒是拿著銀錢來買糧,徹底安下心來的晉地百姓,急急忙忙的就回家接親朋。
很自然的,消息就在整個晉地風靡開來。
一邊是當佃戶農奴,生死都操控在士紳之手,只能是勒著褲腰帶喝粥度日。
另外一邊則是有自己的田地房舍,不但不收稅,朝廷還高價買糧。
對于淳樸的華夏百姓們來說,哪邊才是自己想要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隨著大量人口的流失,晉地的士紳們急忙行動起來,封鎖道路禁止百姓離開。
百姓們都跑了,誰來給他們家族種地干活,誰來服侍他們衣食起居倒馬桶?
面對高壓,晉地百姓選擇偷跑。
被抓住鯊了,還連累家人。可這樣卻愈發激起了百姓們的怒火與不滿。
現在朝廷大軍終于打回來了,自然是一入晉地就激起了連鎖反應。
而且,衛時春帶來的這支兵馬,本就是駐扎在北直隸南部地區,大部分都是從晉地來的百姓之中招募的。
他們也想要幫助自己的家鄉。
軍心不穩之下,無奈的衛時春只能是給京師送信,詢問究竟該怎么辦。
接到軍報的崇禎,幾乎下意識的就要派遣援軍去橫掃晉地。
可他畢竟是接受了王霄兩年的培訓,終究是在下令之前冷靜下來。
隨后親自策馬出宮,跑去了王霄的行宮。
所謂的行宮,實際上就是之前王霄強占的龔鼎孳宅邸。
這種上了貳臣傳的叛賊,沒人會為他說話。
馬背上的崇禎,有些自我解嘲的想著‘朕策馬行天下,也算是馬上皇帝了。’
守衛行宮的錦衣衛,看著馬上英姿勃發,龍行虎步的皇帝,都是心生感慨‘大明終于有了武皇帝,大明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