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楞了一會,然后說“他們的確是該死,可流寇那邊...”
大明實際上可以算作是亡在了流寇之手,崇禎對于流寇的態度,一向都是極為強硬。
甚至都已經被李自成兵臨城下了,他也寧愿去煤山掛自己,也堅決不愿意和談給李自成封王。
王霄慢悠悠的問他“你知道流寇都是什么人嗎。”
“有吃不上飯的潰兵,有投機的野心家,有各地的青皮無賴。可最多的,還是那些因為天災人禍而活不下去的人。”
崇禎反駁著說“可他們都是反賊。”
“因何而反?”王霄斜眼看著他“還不是因為你無能導致他們活不下去才反的。”
崇禎感覺這么爭辯下去沒意思,干脆的說“敢問祖爺爺,流寇要如何處置?”
“區別對待。”
“那些罪大惡極的,堅決剿滅。至于被裹挾脅從者,既往不咎。”
起身將文本扔回給崇禎“你先發圣旨給各地流寇們,讓他們知道朝廷的態度。至于這次用兵,先把江南給掃平了再說。”
“對了。”
王霄跟著說“盡可能的收購百姓手中糧食,越多越好。”
崇禎對此不解“這是為何?”
大明現在很有錢。
單單是之前清理京城的勛貴大臣們,就繳獲了高達數千萬兩之多。
之后在各地清理士紳,出關干掉韃虜獲得巨額財貨,甚至在朝鮮那邊也是收獲巨大。
可以說,此時的大明是二百多年來最為富裕有錢的時候。
然而崇禎卻是個窮怕了的。
之前那么多年,大明朝廷的收入那叫一個凄凄慘慘。
現在突然之間暴富,崇禎就像是個守財奴一樣,說什么都不舍得亂花錢。
此時新大明治下各處已經逐漸平靜下來,糧價逐漸穩定。
雖然不像是巔峰時期那恐怖的每石六七兩那樣恐怖,可米價每石七錢,粟每石五錢,番薯每石二錢是朝廷給的今年最低收購價。
番薯雖便宜,可吃多了卻是會讓人反胃吐酸水。
而且其儲存與運輸,都很不方便。
如果按照王霄的要求去盡量收購的話,好不容易才有些積蓄的財政,必然會支出一大筆開支。
王霄看他的目光猶如看傻子“你也算是隨軍出征過的人了,總不會以為出兵只要帶夠軍糧就行了吧?”
“你要再打一遍靖難之役,對手只有那些宗室勛貴大臣士紳們。沿途各地的百姓,他們才是你最為急需的財富。分田分地不是說分了就能有糧,你得帶上足夠多的糧食去喂飽他們。”
崇禎這下算是明白了,不過卻還是說“江南本是魚米之鄉...”
“屁的魚米之鄉。”
王霄不屑的說“江南各地都是在種經濟作物,種的都是棉花桑樹。那幫子士紳種這些弄外貿,銀子賺的海了去了。可江南之地卻是遍地饑荒,還要從湖廣進口糧食。”
崇禎這下算是徹底明白了。
江南雖然也是民亂不斷,而且糧食危機很重。
可比起北邊來說,依舊是仙境一樣的存在。
那邊人口眾多,想要養活這么多人一直到明年收糧,的的確確是需要盡可能的收集糧食帶過去。
“去做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