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姚崇走到王霄的身邊,輕聲詢問“陛下?”
王霄看著這位名相,笑著說“此情此景,愛卿想到的是什么?”
姚崇也是笑了起來,隨后說“不如臣與陛下一起寫在手上如何?”
“有意思。”
王霄招呼高力士“準備筆墨硯臺。”
做好準備之后,王霄與姚崇分別在自己的手掌心寫下了幾個字。
兩人寫好之后,微笑著一起伸出了手掌。
‘武帝滅佛。’
‘武帝滅佛。’
武帝滅佛并非只有一次,而是之前有過兩次。
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壽,以及北周武帝宇文邕。
如果歷史上再往后百年的話,還會有一個唐武帝也滅佛。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
之所以滅佛,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目中無人的佛門僧侶,以及富可敵國的佛教財產。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只是一個詩句化的描述,而實際上卻是大寺數千,小廟數萬。禁錮的農奴高達數十上百萬之多。
他們的影響力太大,甚至藏匿武器甲胄參與兵亂。
在寺中與民間女子那啥,還有著富可敵國的財富。
這幫光頭們不但不交稅,還庇護那些大戶人家的田產也不交稅。
而且他們大量發放高利dai,逼迫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淪為農奴。
已經是到了天下財富有十分,寺廟占據七八分的程度。
還有許多僧人參與國家大事,成為高官顯宦乃至于將軍。
他們所擁有的權勢,已經極大的影響到了朝廷的秩序。
雖說現在佛門的力量還沒有發展到百年之后的巔峰時期,可依舊是已經成為了大唐的毒瘤。
“臣有文武二策,可供陛下選擇。”
姚崇壓低聲音說“文者,可聚集天下各大寺廟主持來長安城聚會,以朝廷之勢壓之,迫使其遵從朝廷律法。”
“武者,先盡誅天下沙門,毀諸佛像。今后再敢言佛者,一律滿門抄斬!”
旁邊的高力士低下頭,假裝自己什么都沒有聽到。
他聽著那恢宏的佛經聲響,心中哀嘆‘在這佛門大法會上,皇帝和宰相居然談論著滅佛之事。難道就不怕下阿鼻地獄嗎。’
這就是pigu決定腦袋了。
他高力士若是坐在皇帝或者宰相的位置上,那就不會這么想了。
他會想著的是‘只要百姓得樂,我也不怕入地獄!’
這個時代的儒家士子們,還不像是宋以后直接崩塌,他們的心性方面還是挺不錯的。
雖然也有李林甫這樣的,可大部分人還是愿意真心為國為民,君子六藝也算是修習的不錯。
雖然比不得秦漢時期那些上馬能砍人,下馬能治民的大儒。可差距也不算是太大,比起宋以后的那些百無一用的廢物們來說,那叫一個天差地別。
王霄聽了姚崇的話,微微點頭“先禮后兵,可。”
水陸法會依舊是在進行,看著越來越多的信徒貢獻香油錢,大和尚們一個個都是紅光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