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是阿倍仲麻呂,家父是正五位上阿倍中務大輔船守。我來自奈良,今年十九歲。”
王霄看著身材高大,與普遍矮小的倭人不同的阿倍仲麻呂,笑著說“為何你如此高大,而你的同伴們卻很普通?”
這話明顯是給了面子了,說普通都是抬舉他們。
這些留學生們,在四周眾多關中大漢們的襯托下,身形那真的是格外渺小。
否則的話,他們也不至于因為太過于羨慕,而選擇求唐人們去渡種。
這其中,阿倍仲麻呂是個特例。
他身材高大,形象出眾。在一眾矮騾子之中,顯得是那么的突出。
“你漢話說的不錯。”
阿倍仲麻呂再度行禮“學生仰慕大唐文化,從小就請名師教導。”
“好好。”
王霄滿意點頭,對于這種仰慕中原的外國人,他一向都是秉持友好態度。
“你有喜歡的文學作品嗎?”
“你看過誰的書?”
“你對大唐了解多少?”
“你覺得大唐如何?”
“......”
王霄與阿倍仲麻呂閑聊起來,讓四周眾人都感受到了其對這個年輕留學生的看重。
到了最后,王霄來了一句“你是個不錯的年輕人,有沒有興趣到蘭臺來上班,做朕的秘書?”
此話一出,四周的大唐文武們都是面露驚訝之色。
此時的蘭臺秘書,已經是在大唐出名了。
做皇帝的秘書不但有面子,而且能夠經常見到皇帝。
他們的工作是為皇帝處理各種大小國內外的事務,無論是見識眼界還是能力的提升,都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其中的佼佼者,也是能夠快速出頭。
就像是張九齡,做了一段時間的秘書,在蝗災逐漸平息之后,已經做到了航運總監的高位。
而李林甫,也是被提拔為了御史。
要知道在進入蘭臺之前,他們可都是不入流的職位。
正因為如此,許多人都在各方面尋找關系試圖進入蘭臺。
現在王霄居然主動邀請一個外國人加入其中,當然是讓人震驚了。
而阿倍仲麻呂卻是不知道這些,他問道“陛下,做秘書能學習大唐先進文化嗎?”
王霄當即就是哈哈大笑“當然可以啦!”
宴會結束之后,王霄交代姚崇等人,一定要加強這些遣唐使留學生的教育。
要讓他們轉變成熱愛中原的友好人士,要讓他們樹立起大唐和平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威遠揚的認知。
最后再讓他們相信與其留在天天地震,年年臺風的小島上吃苦,還不如一起內附大唐來的更好。
為官多年的姚崇早已經是修煉成了老狐貍,對于王霄的話自然是一點就透。
應聲下來之后,他就準備告辭離開繼續去忙碌朝中事務。
王霄喊住了他“你兒子的事情,現在處理的怎么樣了?”
姚崇當即眼睛一紅,行禮哽咽回應“多謝陛下關懷,事情原委已經查清。李御史上奏的奏章上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