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一個好消息,關煌笑著說道:“我們希望這個打車軟件能解決出行難的問題,讓出行變得更加便利。”
左凡回答:“確實很便利。”
關煌根據后世體驗,又提了一些要求,左凡一一記錄在案,最后說道,
“老板,如果打車業務上線發展起來,它對技術的要求就更高了,技術部門需要進一步擴張。”
關煌:“是的,你提前準備一下,我預計,不久之后,就需要成立專門的研究院來處理相關數據。”
后世滴滴可以1分鐘匹配200萬次的需求,每天上傳50億次連續定位數據,計算超過10億次的海量數據。
換句話說,就是滴滴出行3分鐘的實時數據,便可以把整個北京市的地圖描繪出來。
滴滴出行逐漸發展成為以大數據作為驅動的智能調度平臺,具有超級算法、精準匹配、機器學習等特點,這也正是超人的前進方向。
左凡聞言,笑了一下,“好的。”
關煌:“我答應郁悅,年底幫她建立一個人工智能實驗室,主攻圖像識別技術,你這邊也成立一個研究院,主攻機器學習。”
左凡很是激動,單獨領導一個研究院,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關煌繼續問道:“你對云計算方面的人才有了解嗎?”
左凡:“知道一些,你的意思?”
關煌:“我準備效仿阿里云、騰訊云,搭建我們自己的云平臺。”
左凡想了一下,“我老師何飛教授,就是這方面的專家。”
“何飛?”
左凡:“是的。何飛教授,200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獲計算機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美國芝加哥大學,獲計算機博士學位;之后,加入美國雅虎公司,任職研究科學家;2007年回到國內,在海城大學任教,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及數據挖掘等方面的研究。”
關煌把名字記下來,準備會一會對方。
當然,以超人現在的體量,想邀請其加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畢竟,中年人不像年輕人這樣,可以無所顧忌,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家庭,事業,成就……
邀請左凡,可以靠夢想、前景、未來打動;
邀請何飛,就必須用現實了。
提前做好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
左凡繼續說道:“國外的有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他是世界知名量子通信專家,密歇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IEEE院士華先勝,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客座教授任小楓,微軟研發合伙人周靖人,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和統計系終身教授漆遠等。”
關煌聽到這一連串名字,笑著說道:“這么多?”
左凡:“每個領域都能找到頂尖的華人科學家,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不管是人工智能還是機器人。”
關煌點點頭。
可以說,未來華人撐起了全球科技發展半邊天,中國也是唯一一家能夠在全領域同美國競爭的國家。
“如果有機會,希望能把這些人邀來一起共事。”
左凡想起超人的發展速度,信心滿滿說道:“會有那么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