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被關煌的一番恐嚇嚇得愁眉不展,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心思深沉的人,學者氣大于商人。
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輕易就被騙回到星條國,遭到扣押審判。
2012年,安華高的高管里奇·盧比以學術交流的名義拜訪張浩,在諾斯的微機電實驗室參觀了幾天。回國后立即向美國FBI提交了一份報告,聲稱“張浩完全復制了安華高的濾波芯片生產線”。
關煌繼續說道,“前車之鑒,后車之師,你想想之前的新聞,2008年,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商業間諜罪”罪判決美籍華人麥大志24年徒刑,1999年,美籍華人李文和被懷疑“向中國泄露核機密”被捕,這種事小心為上。”
張浩附和道,“你說的有道理。”
關煌看把對方嚇得差不多了,笑了一下,“當然,這些都是我隨便說的,說不定什么事都沒有呢,不過,FBI的作風你應該知道。”
雖然好萊塢電影中,FBI是一個恐怖襲擊終結者。
但現實中什么樣,大家都知道。
舉個簡單例子,911以后,FBI為了反恐,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告密網絡,每次告密者都能得到10萬美元以上的獎勵。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
有人就盯上這些獎金。
告密者一邊向FBI舉報哪里有恐怖襲擊,一邊組織一些精神有問題的窮人去恐怖襲擊。
告密者不僅要給所謂的恐怖分子們提供武器,甚至還要幫他們付打車錢。
后面發生的一切,就像電影橋段一樣,恐怖分子一下車,就被FBI人贓俱獲。
告密者拿錢跑人,至于誰是主謀,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張浩“嗯”了幾下。
他生意做這么大,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雛。
對于聯邦調查局的威名,還是知道的。
凡是被他們盯上的人,不死也要脫層皮。
至于關煌,他倒是沒想太多。雖然有點風聲鶴唳,卻也一片好心。
盡管聽起來很魔幻,簡簡單單做個生意,就能和FBI扯上關系。
但,張浩有自己的專業判斷。
以前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被點醒之后,突然意識到問題所在。
……
關煌不再說話。
如果不是對方的公司于國于民有利,他也不會冒這個險。
點到為止就好了。
如果張浩非要往死路上去,那也拉不住。
飛機到站,關煌沒和張浩打招呼,直接離開。
等到張浩反應過來,想找一下熱心乘客時,已經遲了,只能搖搖頭下飛機。
“談的怎么樣了?”關煌問前來接機的夏柒昔。
“問題不大,不過,你是怎么看出對方的潛力?”夏柒昔不解。
她受關煌指使,放下手頭工作,來上海找一家名叫Music.ly的公司。
搞了半天才弄清楚,Musical.ly是一家在美國上線的中國短視頻公司。
團隊不到十個人,除了創始人陽陸育有點資歷以外,整個公司完全沒有能拿出手的東西。
關煌笑了笑,“我覺得這個東西非常有搞頭,你用過沒?”
夏柒昔點頭。
不管喜歡不喜歡,肯定要親自嘗試一下,這是職業素養。
聽名字就知道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