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好幾十條信息通知,全是加好友的申請。
面板上的一排頭像都在閃個不停,幾乎沒一個是現實中的朋友,全是陌生人。
隨手點開幾個,也都是沒什么營養的對話。
‘你好,聊聊吧’
‘你多大了?’
‘你是哪里人’
‘在干什么?’
‘好久不見了,你在嗎?’
‘怎么不回話?’
QQ的出現,極大的擴張了社交邊界,讓社交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間,在最初幾年時間里,大多數新用戶的好友欄里都有一大堆陌生‘朋友’,打開QQ必做的兩件事就是和不認識的網友聊天、在網上尋找新的好友。
本地的,加;
頭像好看的,加;
女的,加!
‘你好,在嗎?’、‘你好,在的’、‘忙什么呢,能交個朋友嗎?’、‘好呀,你多大了’這類無聊無趣無營養的談話占據了QQ聊天的大部分內容,很多都只聊了一兩次就不再聯系,能堅持聊幾次并且稍微有點共同話題的,說不定就開始網戀了。
網聊、網戀、見網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時髦活動。
直到新手變成了老鳥,才漸漸對這種沒有營養也沒有結果的社交模式感到厭倦,好友欄里的人越來越少,留下的基本都是熟人,也不再添加不認識的人。
再到后來,隨著微信的出現,很多人的QQ都處于閑置狀態,很久都沒有響起過一次滴滴滴。
不過在當前,加好友、網聊才流行起來不久,網吧里隨處可以聽見CS開槍的聲音、QQ的滴滴聲音,和敲擊鍵盤的聲音。
比如坐在左手的一個黃毛,就一直在切換聊天欄,和好幾個女網友同時打字聊天。
陸岳濤一條信息都沒回,把好友全部刪除,消息欄的好友申請全部無視,又改了一個網名。
自己以前腦子大概有點抽抽,居然會起‘風一樣的男子’這種名字,難怪長得這么帥卻泡不到妞。
刪掉原來的名字,重新輸入兩個字:
爸爸。
很好,這次總不會再有無聊的人主動添加自己好友,進行騷擾了吧。
改完名字,又換了個大胡子頭像,
然后啪啪啪輸入幾個數字,點擊搜索。
出來一個紅色頭發的女生頭像,名字簡簡單單兩個字:小溪。
看不出來啊,林溪平時文文靜靜的,居然會選擇這個有點浪的頭像,果然,互聯網是人暴露內心陰暗面最好的場所。
發送好友申請。
剛發送,對方立刻就通過了。
爸爸:是林溪吧?
小溪:誰啊?是爸嗎?你不是在出差嗎?
爸爸:我陸岳濤。
小溪:……
爸爸:我陸岳濤啊。
小溪:你有毛病啊,干嘛起這個名字?
爸爸:這個名字不親切嗎?
小溪:滾蛋
爸爸:我買手機了。
小溪:手機號發給我。
爸爸:137XXXXXXXX
小溪:收到。對了,我大概要在這里多留一段時間,好多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