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校和其他學校不太一樣,
越夜越熱鬧。
到夜校門口都快11點了,這個點如果是楚南大學門口,早就沒什么人,安安靜靜的,大部分宿舍樓也都關了燈。
可是夜校大門口卻是熱鬧的很,不斷的有人進進出出,門口沿街停了一溜排小轎車。
各種各樣的大排檔滿街都是,隨處可見三五成群出來宵夜的學生。
也搞不懂這幫學生是怎么如履平地的,明明藝校的大門早就關了。
東門朝北走大概不到100米的地方,果然有一家琴行。
老板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和陸岳濤是本家,也姓陸,叫陸飛……
王月和陸飛明顯很熟,道明了來意之后,陸飛就帶著他們一行人直接上了二樓。
短短十幾分鐘的相處和聊天,就明顯看得出來,陸飛的經濟條件,比王月要好多的。
而且,這家伙大概不怎么缺錢。
僅僅二樓非常專業的錄音棚,錄音棚里棚外的這套設備,那絕對不是靠著隔三差五給人錄歌能養得起,
陸岳濤估計,這年頭,很多國內一線的歌手,都未必能擁有這么一套設備。
一邊安排小弟給王月錄歌,一邊和陸岳濤他們聊天,聊了幾句才曉得,原來這位,是國內搖滾界的老炮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國內搖滾風盛行,搖滾歌手火得一塌糊涂,甚至要超過港臺流行歌手。
陸飛在91年和人組成過一個樂隊,叫什么‘狂怒’……
挺中二的名字,反正陸岳濤沒聽說過。
不過,那時候搖滾市場特別好,是當時音樂界的風口,趁著大勢好,這個狂怒出過幾張唱片,雖說都沒火,但借著大潮,賺了點錢,
陸飛比較有商業頭腦,或者說比較懶,賺到錢之后,就不再玩樂隊,而是買了房……
人才。
除了他自己家的住宅,還有這棟二層小樓的沿街門面,一層有小兩百平方,做吉他為主的樂器買賣;
二層小一些,也有一百出頭,做錄音棚。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一樓謀膏粱,二樓安置夢想。
夢想不夢想的,陸岳濤不知道,他就知道,在這個地段,只要陸飛自己不作死,安安穩穩吃到老是不成問題的,一輩子都能過的比這個城市里絕大多數人要舒服的多。
每次看到這些提前買了房的人,即便是陸岳濤,也都會有種‘奮斗無用’的錯覺。
言歸正傳,王月第一遍錄制,花了足足半個多小時才完成,
陸飛卻覺得還是不滿意,要求他繼續錄。
不過第一輪錄完,王月完整演唱了幾次之后,陸飛、朗明、王月自己和陸岳濤,都達成了幾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