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縣縣城北邊,有好大一片空地,原來是國有大礦場,靠著這一個礦,就養活了鳳縣幾十年,整個鳳縣,有三分之一適齡就業人口都直接在礦上工作,剩下的,大多也是間接靠著這個礦吃飯。
整個礦區的面積,比縣城還要大一些。
不過到了90年代,這片礦漸漸的枯竭,鳳縣南邊和南方毗鄰的幾個縣,陸陸續續又發現了地下儲煤,所以重點就開始偏移。
時至今日,這片地區被當地人叫做老礦區,已經早就荒蕪破敗,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塌陷坑,有些甚至被人當做了魚塘養魚。
直到汪肖清到來,找縣里把這塊地拿到手,作為水泥廠。
當地人一開始都很振奮,畢竟鳳縣長期以來只有煤礦一個產業,選擇性太小了,能多一個大廠,未來找工作的機會更多,選擇也更廣一些。
可是沒想到,快一年的時間,這位汪老板貸款拿了不少,各種合同嘩嘩嘩簽了一大堆,可水泥廠的進度慢的嚇人,一年下來,也就把地給鏟平了,坑給填了,外加修了一圈鐵皮圍墻。
中途倒是在蓋樓,蓋著蓋著,死了人,工程也就停滯了下來。
后來又遇到全縣煤礦寒潮,全縣經濟大蕭條,再看這個停工的水泥廠,所有人都有種很不好的感覺,莫非咱們縣就要衰敗下去了?
不料,眼看到了年關,水泥廠忽然又熱鬧了起來。
大量的工程車入場,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基建工作,大量的用工需求被發布出來,工地上每天從早到晚人聲鼎沸,機器轟鳴,熱鬧極了。
也是巧,同樣的時間段,煤礦協會成立了,煤礦產業又看見了復蘇的苗頭,眼看在年關的時候,全縣變得紅火起來。
這天下午,汪肖清帶著一群施工方的人和質檢,在施工現場視察,一路上再三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
“喏,像這種頭盔,你們怎么敢給工人戴?”
汪肖清拿著一個上面標志著‘檢驗合格’的安全頭盔,朝一塊水泥墩子上,輕輕一磕,頭盔上就破了一個大洞,擺明了就是普通的硬塑料,根本起不到防護作用。
這塊工地,之前為了拖進度,出過安全事故,所以汪肖清太清楚安全事故的危害了,尤其在目前的敏感關頭,萬一再來一次,倒霉的可就是自己。
為自己謀利益的時候,反而對安全,格外看重。
他拿著破掉的頭盔,瞪著一個老板,問:“我給你的是什么錢,你給我的是什么貨?我跟你講,給你一天時間,把這批頭盔全部給我換掉!再有這樣,你就等著縣里質監上門。”
這個老板是賣安全器材的,附近很多煤礦的安全器材都是從他那走,雖然不是直接經營煤礦,卻是產業鏈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因此在縣里有他一號人物,汪肖清的這頭的生意對他而言不算大,平時也未必會把汪肖清太放在眼里。
不過,這一年下來,他多少也聽說了,汪老板和縣里幾個實權人物和大老板走得都比較近,據說對方的來歷也比較驚人,背景很大,又是最近的當紅炸子雞,能不得罪最好還是不要得罪,于是就陪著笑點頭應承了。
心里還是罵了幾句娘。
你給我多少錢,心里沒點數?這些頭盔為啥質量差,你心里不清楚?這不都是你當初要的嘛,現在反過來講我?
“還有,你們的施工安全守則,到底有沒有落實?我一路走過來,看到工人作業,十個有八個都沒按照規范!”
汪肖清的語氣很激烈,他也曉得,如今如果有誰要對他下黑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像他當初那樣,如法炮制,弄一個安全事故出來,整個水泥廠必定又要停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