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指天上,一道似火雨流星般的劍光已自天際墜下,來勢極洶,瞬息便至眼前,那劍光倏然一斂,一柄赤紅長劍已滯于空中,顫鳴不止。
蘇青隨手一撥,長劍嗡鳴一震,立時斜插入地。
“焚神!”
劍晨眼露精光,如今江湖武林中的腥風血雨,全賴這四柄兇劍所賜。
一劍方墜,天際又見三劍,自三方如電射來。
三劍齊至,雖說其形各異,劍意各異,然卻同根同源,如今相遇,只似那孩童間的嬉笑追逐,你追我趕,在湖面興風作浪,劍氣交錯之下,湖中游魚卻是遭了秧。
“還不過來!”
蘇青掀指一勾。
三劍無由而震,紛紛發出一聲顫鳴,朝湖心亭射來。
與那焚神一般,并列斜插在地。
四劍之一為焚神,之二乃是一柄狹長神鋒,通體竟是剔透如冰,有若無形,若非陽光照射,水漬勾勒,眼前幾如無物。
此劍長三尺九寸,寬不過兩指,甚是狹長,乃是那冰魄融以蚩尤劍的余鐵所鑄,劍成便是這般,鍛造錘煉之下,雜色竟悉數消散,有若無形,但也勝在無影無蹤,便是劍光亦難得見,劍氣亦是無形,鋒芒蓋世,殺人于無聲無息之間,故而得名“寒影”。
四劍之三,乃是一柄淡青色的長劍,三尺七寸,劍脊泛青,劍刃雪亮,猶如明鏡,但卻并不光燦奪目,蓋因刃上自泛水氣,寒氣森然,中此劍者,必是氣凝血滯,傷口如結寒霜,可令敵手重傷難愈,卻是那寒露所鑄。
此劍之下,還自攜一股死寂之意,劍意過處,萬物枯絕,生機不存,且還能攝萬物之生機,引天地死氣為己用,甚是不詳,幾位持有者,無不是暴斃而死,生機盡絕。
此劍之形猶如古劍,名曰“照膽”。
最后一劍,有些不同,無鋒無刃,通體剔透無暇,仿若寒冰所凝,劍長三尺九寸,其形如錐,劍鍔處棱刺倒豎,化作護手,奇的是,這劍身本無色,然動輒之間,卻透七彩神華,絢爛奪目,遠看有若籠罩一團煙霞,乃是四劍之中,最為神異之劍。
此劍為神石所鑄,且當初蘇青煉化此石用的亦非赤焰熊火,而是精神念頭。這神石之妙,在于能變化萬般,持有者可憑借心意,使其改變自身,可化作刀劍槍戟等諸般兵器,蘇青便是憑借自身恐怖的精神力,將此物塑造于一形,后融以蚩尤劍的余鐵,日夜以心血沐劍,又以自身劍意千錘百煉,放才鑄成此劍,改無可改,修無可修。
此劍與其余三劍不同,那三劍雖說劍性各異,然到底還未脫離實質,但此劍,已幾乎要脫離金石范疇,化作精神念頭的具現之物,乃是蘇青以強大意念,融以劍意,憑空塑造出來的東西,這些年,此劍更是由實化虛,快要歸于無形之物。
此劍無刃,故而并無鋒芒一說,但卻是四劍中最可怕的,蓋因劍上意念無敵,倘若意念加持,劍尖所指,無物不穿,無物不破,更可殺念外放,斬的非是敵手身軀,而是殺人精神,猶如斬人靈魂,中劍者渾身無傷,但卻意識消亡。
這劍方一出世,便被列為第十三驚惶,天下人不知其名,索性就以“十三驚惶”為名。
“四劍雖說尚未功成,但此去,卻也夠用!”
蘇青笑道。
劍晨一驚。
“前輩何去?”
蘇青面上帶笑。
“東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