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同隊的其他球員也替秦飛感到不公平了。
試訓的時候,秦飛的實力有目共睹,在二隊之中絕對是位列前茅的。
這難道就是觸犯了教練的懲罰嗎?太嚴苛了......
所有人默默想著,以后還真不敢輕易去和教練提要求。
過了一會兒,助理教練走到秦飛的邊上,冷冷地說道:“準備上場。”
秦飛連話都不想和他說,聽到之后就直接站了起來,走到了場邊。
助理教練一看秦飛這吊兒郎當的樣子就不爽.......他暗暗打定主意,就讓秦飛打一分鐘的時間。
秦飛換下一個后衛,場上他打的是控球后衛位置。
來了驚嘆隊后,秦飛的位置一直比較模糊,但反正肯定是后衛,至于是控球后衛還是得分后衛,就看場上其他球員的身份。
而此時,距離全場比賽結束還剩下12分35秒。
NCAA的籃球規則和NBA不太一樣,比如進攻時間,NBA是24秒進攻,而NCAA最早的時候引入的是45秒進攻,到1993年的時候,NCAA將進攻限時縮短為35秒;比如上下半場,NBA是四節比賽,每節12分鐘,而NCAA是上下半場比賽,各20分鐘;還有比如罰球,停表等等。
控球后衛也稱為組織后衛,當今年代里,這個位置就是為梳理進攻而存在的,也許有得分能力,但絕對不是首要工作。
既能得分又能組織,并且多數時候,得分能力強于組織能力的,叫做雙能衛。
比如艾弗森,其實就是雙能衛,不過教練沒有這個概念,一般把他作為得分后衛。
到了十多年之后,雙能衛才大行其道。
秦飛拿球之后,對方紐約大學的球員也以為秦飛會組織一波。
沒想到秦飛到了三分線外,上來就是一個大幅度的體前變向。
“嗯?”
對方后衛瞪圓了眼睛,只看到秦飛的臉迅速放大。
啪!
籃球彈起,秦飛一步跨過,同時伸出左手臂,攔截對方可能伸出來掏球的手,這是新鮮在大學里學到的突破小技巧。
秦飛過人本來就厲害,這一次過人突破又萬分堅決,對方一個不察,就被秦飛給過了。
紐約大學的其他同學迅速橫向移動,準備包夾過來。
可秦飛先行一步,已經殺到了油漆區。
對方的內線來不及補防,秦飛已經高高飛起。
這氣勢太嚇人了,一場友誼賽而已.......補防的人也沒敢跳起,目送秦飛上籃命中。
太輕松了.......
秦飛落地,轉頭看了一眼裁判。
NCAA正兒八經的規矩應該是只有最后兩分鐘才會停表,不過就目前這種條件,根本沒有停表的儀器,打滿二十分鐘就算,也就罰球的時候,裁判會按一下表。
紐約大學的球迷被驚了一下,方才秦飛上場時,他們還在嘲諷吉祥物登場了。
沒想到這其貌不揚的家伙,上來就是一個艾弗森一樣的大突破,直沖籃筐完成得分,速度極快,動作相當瀟灑。
“這誰啊?”
別說紐約大學的球迷不認識,紐約大學籃球隊的業內人士也不認識呀,包括一臉懵逼的主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