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端沒有什么表現,但是防守端,又完成了一次對火箭隊的防守破壞。
此時巴克利進場。
巴克利的傳球很好,卻也忌憚秦飛的包夾。
這個時期的秦飛,包夾時機選擇后夾,等著巴克利把動作做完時再進行包夾,正好和施拉姆夫的防守方式反過來。
兩者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
最主要的原因是兩人在場上的防守位置不太一樣。
巴克利奮起一身蠻力在內線翻江倒海,不時跑出外線投個中投,讓防守隊員防不勝防。
嘟——
一頭大汗的秦飛下場休息。
登場8分鐘左右,秦飛5分3個籃板1次搶斷,力氣都花在了臟活累活之上,他下場之前,超音速還34比31領先火箭3分。
兩隊的得分都不高,為了每個球都拼盡全力。
火箭有超音速防不住的點,超音速也有讓火箭難受的點。
上半場結束,超音速45比43領先火箭2分。
雖然領先2分,但之前有段時間是火箭反超的,只是臨近上半場結束時,超音速防的特別好,讓火箭連續進攻不中。
要是巴克利年輕的時候,硬鑿也能鑿出兩分,哪至于現在這樣,球隊關鍵時刻突然啞火。
到了下半場,兩隊的比賽更加激烈。
每個球都有大量身體接觸,偏偏裁判還不吹。
不吹么就下狠手,這種防守,比的就是誰比誰狠,誰比誰更有殺氣。
坎普、佩頓、巴克利等大佬全都紅了眼,幾次球場上推拉拽扯,各種小動作更是數不勝數。
何塞這節找到手感,在球隊白刃戰時,命中2記三分球。
這兩記3分球太關鍵,超音速不光是領先火箭更多分數,火箭隊的心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急于追分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失誤。
因為何塞手感不錯,喬治卡爾也不會換下佩頓,所以干脆換下了施拉姆夫,讓秦飛頂上3號位。
“這陣容?”
湯姆賈諾維奇教練很吃驚。
他仔細的研究過超音速,知道超音速內外線防守的連接點就是處于小前鋒的施拉姆夫,而且施拉姆夫是高炮臺,火箭隊根本無法放開這一點。
施拉姆夫換了秦飛,不光是縫線高度下降,整體投射能力也會下滑。
他立即做出一個手勢,示意球員可以進一步壓縮防守。
壓縮防守是為了限制超音速后衛的突破。
火箭后衛不行,無論是馬龍尼還是馬里奧,防守超音速面框突破時,都不太行,收縮防守可以讓防線層次感更明顯一些。
秦飛和德雷克斯勒對位。
滑翔機年輕時,也是雄踞一方的霸主級人物,聯盟里頂尖的二號二號位。
對,一號二號位就是喬丹。
生不逢時的代表人物,前期被壓制的很慘,很多次的最佳陣容二陣、三陣的選手。
此刻暮年的滑翔機,防守功力猶在,但進攻端的大權已經全權交出了。
尤其是巴克利來到火箭之后,德雷克斯勒進一步縮減戰術地位,不是球迷感覺,而是他自己感覺,似乎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感覺。
秦飛在小前鋒位置上很活躍,德雷克斯勒三分不如兩個后衛精準,他給他一點空間,把防守重心進一步傾斜到協防內線上。
他開始用瘋狂的橫向移動給火箭帶來壓力。
火箭的進攻進一步受阻,幾分鐘兩隊都沒有好好得過分。
這是一場防守大戰,進攻端能依賴的太少了,很多時候憑借的都是個人能力在取分。
下半場,火箭外線的投射也不怎么靈光。
三節結束,超音速66比61領先了火箭5分。
5分的分差在這樣焦灼的比賽里,已經很大了。
湯姆賈諾維奇知道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火箭外線越是投不進,超音速就越是肆無忌憚地進行內線包夾。
他鼓勵球員堅定出手信念,有空位三分的機會,一定要出手。
只要火箭能夠進三分,哪怕是一個,超音速的防守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內線的壓力也就會更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