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半決賽,火箭VS超音速G4戰。
康柏中心里座無虛席,球迷們在這個存在了記憶的破舊球館中,釋放出夏季以來最大的激情。
這輪系列賽確實是精彩,但看得出火箭隊的陣容比超音速要更強一些,如果火箭有一個防守更好一點并且可以投三分的后衛,超音速根本不會有機會。
哪像現在這樣,兩隊每場比賽都很焦灼。
上一場的G3戰也搞到了最后一分鐘才分出勝負。
球迷們喜歡看焦灼的比賽,越是關鍵時刻,越為精彩,如果每一場比賽都是碾壓式,那后面垃圾時間簡直對不起票價。
所以休斯頓的球票賣的挺好的。
G4戰,兩支相互非常熟悉的球隊,分別擺出沿用了前面兩場比賽的陣容。
超音速這邊,年薪好幾百萬的吉姆被喬治卡爾棄之不用,老將薩姆帕金斯成為首發中鋒,和奧拉朱旺對位。
秦飛沒能進入首發陣容,但是喬治卡爾賽前明確和秦飛表示,要給他更多的出場時間。
“大概在25分鐘左右,如果你表現地夠好,甚至可以達到30分鐘。”
秦飛是知道超音速后場兩個鐵人一場比賽可以打40分鐘的,所以算上兩人擠出來的16分鐘,他大概有十來分鐘的時間是小前鋒。
第一個賽季,他就擔任球隊的多個位置,從一號位到三號位都打過。
兩隊第一節比賽,火箭隊率先發力。
巴克利和奧拉朱旺先后取分,德雷克斯勒在外線命中三分球。
超音速慢熱,喬治卡爾請求暫停。
暫停過后,超音速連續打成進攻,但比分上始終落后火箭隊,直到秦飛登場時,超音速還落后5分。
秦飛也一直在考慮怎么打火箭。
要么有一個頂尖的防守型五號位,可以稍稍限制一下奧拉朱旺,要么有一個會搶籃板的四號位,搶下籃板瘋狂推速度,改打跑轟。
就這么正常地打著似乎是沒有什么意思,內線問題始終得不到太好解決。
畢竟奧拉朱旺已經不是去年孤軍奮戰的時候了。
秦飛登場果然是直接在三號位上,施拉姆夫下場休息。
按照道理,施拉姆夫應該繼續留在場上,但施拉姆夫去扛巴克利顯然不太現實,巴克利只能是坎普或者帕金斯兩人其中一個去對位,最好的選擇還是有速度、有爆發力、有力量的坎普去對位。
所以超音速的陣容才會這么難,鋒線上一群人,沒一個適合和巴克利去搞。
至于秦飛,喬治卡爾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讓他進內線,以他的力量雖然在外線還不錯,但是和內線球員相比,還是太過單薄了,打小前鋒已經是極限了。
秦飛常規賽登場時,首要目標是防守,次要目標是得分。
但是在季后賽里,似乎有點變化,尤其是和火箭的這一輪,球隊需要有更多得分的人站出來。
所以他上來就得到佩頓的傳球,肘區單打防守球員。
防守他的還是馬里奧,秦飛佯裝突破,后撤步跳投命中,為超音速得到兩分。
“秦飛這后撤步越發嫻熟了。”
連火箭的主教練湯姆賈諾維奇也開始感慨年輕人學啥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