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萬萬沒想到,自己居然在季后賽里混成了邊緣球員。
更不知道到有天會被人一個口誤,稱為“垃圾球員”。
他現在是后衛線上第二替補,聽上去和邊緣不怎么搭邊,但超音速隊兩個后衛實在是太耐曹,一場比賽擠出來的其他剩余時間,都給了秦飛。
和秦飛最大的區別在于,斯諾的防守不夠突出,投籃不夠突出,場上表現不夠突出........過于中規中矩。
中規中矩的球員,如果未來繼續提升下去,做個首發球員是很讓教練歡喜的,因為不會犯錯,但作為替補,總缺乏了一點surprise........
按說被人擠掉了球隊地位,斯諾應該和秦飛走不到一塊,偏偏兩人的關系還不錯,斯諾自己也對秦飛生不出氣,打完了這最后一分鐘之后,還是秦飛第一個迎上來,和他擊掌。
“走了,下回再戰。”
秦飛和斯諾一前一后,身位最后兩人走進了球員通道里。
國內的觀眾們看完了這場比賽,最突出的感受就是NBA里的扣籃挺多的,而且攻防速度特別塊,光看比賽能感覺到密集的節奏。
至于超音速和爵士的水平,就這場比賽看下來,似乎爵士要更強一些。
尤其是爵士隊的外線,只要空位了,那真是一投一個準。
至于什么新穎的戰術什么的,那都是籃球界會去了解的東西,大部分的觀眾哪會看那么多,能記得秦飛一個名字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天晚上結束之后,很多外界媒體看衰超音速。
超音速和火箭大戰了六場比賽,按照狀態,應該比爵士隊更好一些,但實際上爵士的狀態非常好。
爵士隊一場比賽下來都沒有犯過幾次錯,超音速不光是外線投射水準一般,還出現了一些失誤,這就是落后于爵士的地方。
最好的打這種團隊籃球的辦法,就是用強大的個人來解決問題。
籃球比賽實際上就是一個“相互”的過程。
克服個人主義籃球的最好方式就是團隊攻防,克服如機器一樣的團隊籃球最好的辦法就是X**D。
超音速從來都不是依靠個人進攻來解決問題的球隊,即便是季后賽里場均20+的佩頓,也是一個團隊型的球員,這一點和能砍接近30分的馬龍類似,兩者都是教練體系進攻中的受益者。
從戰術層面的角度來看,喬治卡爾認為超音速最大的問題還是自己沒把握好機會,至于對爵士的防守,聯盟里所有的球隊都是這么防的。
而另一邊,在遇到喬丹的公牛之前,斯隆也認為爵士沒有什么問題,這都殺到了西部決賽了。
媒體們看衰看好的風向完全就是根據戰績,贏了就看好,輸了就看衰,除非真的兩者差距特別大。
第二天,東部決賽也正式開始,公牛的對手是邁阿密熱火隊。
熱火隊真的贏了尼克斯,在1比3系列賽落后之后,熱火隊連贏3場比賽,搶七戰淘汰尼克斯,殺進總決賽。
尼克斯其實都拼了,尤因拖著條傷腿砍下37分17個籃板2次封蓋,但是熱火隊的蒂姆哈達威更猛,全場超神了一般38分7助攻5次搶斷。
撇開的武斗因素不說,尼克斯的整體陣容其實還可以,就缺一個可以防守哈達威的人。
拉里約翰遜、奧克利這些善防守的球員都是前鋒,后衛線上沒一個能防的,無論是阿蘭休斯頓還是約翰華萊士、查理沃德等人,防守哈達威的效果都不好。
最后被逼的沒辦法了,范甘迪祭出了一個老將,叫做斯科特布魯克斯,對,就是后來三少的恩帥。
布魯克斯身高方面和哈達威對上位了,但他本身精于投射,不以防守著稱,更何況如今年紀大了,如何能防蒂姆哈達威?
反正之前贏的時候沒說過這個問題,現在輸了比賽,一看哈達威又這么猛,就開始追責了。
紐約的媒體可不好相與,從老板到球員,上上下下全問責了個遍。
最后還有媒體翻出了去年選秀大會的事情。
當初拿秦飛去交易中鋒約翰遜,結果后者季后賽基本上沒撈到出場時間,而秦飛在超音速都是穩定無比的替補,鐵閘防守全聯盟聞名,尼克斯缺的不就是個外線防守嗎,為什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