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飛一登場,年輕球迷的呼喊聲特別響亮。
他只有20歲的年紀,打法上如今也越發美觀,時而暴力時而飄逸,能夠滿足不同群體對于得分手的幻想,一些姿勢開始為球迷所模仿。
許多人都覺得,秦飛未來必然前途無量,超音速撿到寶了。
但也有人會不以為意,甚至覺得秦飛是被高估的球員。
《休斯頓紀事報》的記者梅里恩指出,本賽季秦飛得益于喬治卡爾的動態進攻體系,場均可以貢獻但其實際得分能力并不是很強,理由有三點。
第一,秦飛的遠投能力。
秦飛本賽季,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百分之33.5,較之上賽季略有提升,但依然不是一個很好的外線投手,甚至因為多數時候,秦飛都處于空位的情況,所以這三分球命中率還應該打一個折扣,他絕對不是NBA水準之上的合格投手。
秦飛的組織能力。
一個好的球員,怎么可以不會進攻組織呢?包括喬丹在內的歷史級得分手,都是有一手優秀的傳球能力,而施拉姆夫受傷之后,超音速的一些比賽里,暴露了秦飛組織能力弱的缺點,而且在施拉姆夫受傷的時間段里,秦飛失誤率很高,場均失誤提升至2.5,相比較而言,助攻卻沒有增加多少,這是第二個弱點。
第三,秦飛的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革命的本錢,但這篇文章里還是左顧右言地隱晦提出了黃種人容易受傷的這一個身體素質,包括像秦飛這樣特別喜歡沖擊籃筐,還總是拉個桿什么的,對身體的消耗更大,能扛得住未來更加激烈的對抗嗎?這是疑慮點。
三點一點比一點毒辣,基本上是拿出了非要質疑住秦飛的態勢來了,而且還引用了一些科學雜志的論點,看上去做過一番調研的樣子。
這文章對秦飛是沒多大影響,卻引發了兩個城市之間的不服,超音速的球迷認為休斯頓何其苛刻,說的話也不中聽,就感覺特別盼望秦飛受傷一樣。
什么心態嘛!
自己球隊里打打停停,就盼著別人也受傷,太惡心了.......
休斯頓的球迷也怒了,人家媒體寫的,和他們球迷有什么關系,雖然寫的確實不錯,但也沒必要上綱上線,都是博人眼球,混口飯吃而已。
反正休斯頓一分析,超音速里進攻強的還是佩頓和坎普,秦飛只是受益于體系。
體系球員........
口水戰結束之后,兩隊終于迎來了正式比賽的這一天。
........
季后賽的開場不太一樣,首發球員依次接受全場歡呼之外,其余球員之間還有別出心裁的出場慶祝動作。
比如坎普就做了個噴氣式飛機的動作,非常貼合西雅圖城情。
而秦飛要上場時,佩頓喊住了他。
“不擊個掌嗎?”
秦飛笑了笑,伸出手來和佩頓擊掌。
隨后熱情的坎普跑來,左手為掌,右手為拳,和秦飛做了個拱手抱拳的動作,秦飛自然也是回了他一禮。
這一鏡頭也被現場的攝像機捕捉到。
體現出了超音速球員比較放松的姿態。
而火箭那邊,全員都比較嚴肅,教練抓緊了最后的時間,布置一些什么戰術,隨后,先發五人走上了球館。
從一號位到五號位分別是馬龍尼、馬里奧埃利、德雷克斯勒、馬特布拉德和哈基姆奧拉朱旺。
巴克利果然延續了常規賽時期擔任一些比賽替補的作風。
鏡頭語言也很有意思,五個首發球員確認無誤,完成了登場之后,立馬給到了替補席上坐著的巴克利,巴克利一臉的嚴肅。
即便知道巴克利是火箭依舊主打的三巨頭之一,但打替補這件事情,還是讓人感到震撼和唏噓。
終究,再強的球員也抵不過歲月的侵擾。
超音速的陣容比較年輕,與賽季初的陣容一樣,佩頓、秦飛、施拉姆夫、坎普和蓋格爾。
蓋格爾站上中線準備跳球,秦飛和馬里奧對位。
去年,馬里奧是首發,但秦飛和火箭的比賽中發揮出色,火箭多次動用馬里奧來防守秦飛,效果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