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叫做有失必有得,既然進隊就拿核心的地位和榮譽,那也必然就要承擔核心的責任。
而秦飛,雖然現在能砍二十來分,是超音速外線重要火力點,但普遍認為,他不是超音速的核心。
超音速的體系依然是圍繞著佩頓和坎普的雙人擋拆進行作業,進攻端的核心很明確,就是佩頓和坎普,秦飛只是外線的某個支點。
所以球隊地位不同,也沒什么好比較的。
布登霍爾澤覺得鄧肯幾乎沒有遭遇什么新秀墻,超音速也許就是鄧肯新秀賽季最艱難的挑戰了吧,如果贏了超音速,想必鄧肯的實力能夠更上一層樓。
他比較期待著后面比賽中鄧肯的爆發,至于這首場比賽,估計是兇多吉少了。
果然,到了第四節,雙塔陣容的馬刺有點頂住超音速群狼的撕扯,不光是秦飛在砍分,鋒線上的一群人都在得分,其中,如果是內線進攻還好一點,中距離的跳投得分,馬刺一點辦法都沒有。
佩頓沒怎么休息,第四節領先至10分,也不敢有大意。
馬刺沒有太大的得分爆發力,追10分的分差其實很難,除非這個時候提高攻防轉換速度,這樣多打幾個回合說不定還有機會。
可如果破壞馬刺本身的節奏,那就正中了超音速的下懷。
**維奇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是嘗試進行一些外線的擋拆進攻,用來緩解雙塔的疲憊,但收效甚微。
從角度來看,埃弗里約翰遜還是不行。
雖然兢兢業業,但到底還是天賦低了一些。
馬刺最好配一個優秀的持球擋拆進攻型得分后衛。
**維奇沒想那么遠,手上該有的牌全都打出去了,盡人事聽天命。
最終,在佩頓全場32分15次助攻4次搶斷的帶領之下,超音速101比93戰勝了馬刺,取得了西部半決賽的首場勝利。
馬刺雙塔合砍了48分25個籃板6次封蓋,但其他人一共才得到45分。
尤其是首發當中的其他人,全都是個位數的得分,包括上一輪場均砍20來分的小將軍,在手套的防守下,徹底迷失。
外界媒體恍然大悟,超音速對付馬刺的策略太明確了。
依靠鋒線夾擊內防雙塔,依靠佩頓鎖定外防控衛,對側翼球員的防守壓力相對減輕。
不過馬刺側翼沒有什么能得分的人,減輕他們壓力也沒用。
更何況側翼還要面對秦飛的防守,一個只是二年級球員,就已經得到了聯盟教練們認可的外線防守大閘。
馬刺太艱難,破局的念想,似乎只留給了明星雙塔的爆發。
兩天之后,雙方開啟G2戰。
.......
時值5月,波特蘭。
波特蘭距離西雅圖并不遠,氣候和西雅圖比較相似,介于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冬季濕冷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波特蘭有玫瑰之城的美譽,城市之中,引人注目的便是位于華盛頓公園的玫瑰園。
該園種植各類花草,小巧玲瓏,錯落有致,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便趁著好天氣,信步在花圃從中。
提起波特蘭,喜歡籃球的球迷都知道,波特蘭有一支NBA球隊,開拓者隊。
但除了開拓者,波特蘭也有一些其他的籃球元素,比如說,體育運動服飾品牌大佬耐克公司的總部,就是在波特蘭。
NIKE這個名字比較吉利,在古希臘的神話中,勝利女神的名字就叫做NIKE。
耐克公司的耐克商標,圖案是個小鉤子,造型簡潔有力,急如閃電,一看就讓人想到使用耐克體育用品后所產生的速度和爆發力。
自耐克和喬丹合作以來,在籃球業內獨占鰲頭,大殺四方,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從1995年開始,每一年的夏天,耐克都會舉辦全球籃球峰會,舉辦的地點,就是在耐克總部所在的波特蘭。
受邀參加籃球峰會的球員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籃球好苗子,年齡都比較小,十七八歲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