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里,爵士把湖人給打慘了。
爵士擁有一群外線奇準的射手,進攻端頻繁使用擋拆戰術,每次奧尼爾遇到換防外線球員都選擇在內線蹲坑,對面幾乎在投空籃。
這里也要說一下沙奎爾奧尼爾。
奧尼爾是聯盟歷史上最優秀的大個子,但同時也是一個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的球員,籃下統治力無敵,能輕松帶領一支球隊成為奪冠熱門;防擋拆能力相當糟糕,對位具有投射能力的球員時防守端的影響力會大大下降,如果沒有超級后衛給他擦屁股,遇到內線強的隊就有可能吃癟。
這里的超級后衛,不光是只全明星后衛,而是那種防守特別好,擁有頂級死亡纏繞,能夠粘著持球隊員球員走,讓對方的擋拆發揮不出威力的后衛。
而且爵士強硬的球風和小動作也讓湖人叫苦不迭。
球隊塊頭最大的奧尼爾,在一次扣籃中被馬龍暗肘后,險些和爵士起了沖突。
超音速和湖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防擋拆的能力,超音速本身擁有一群會防守的外線球員,此外,鋒線各個手長腳長,運動能力發達,防擋拆的能力很強。
所以爵士打超音速,明顯感受到和打湖人時的不一樣,外線感受到的防守壓力,驟然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體現在球場上就是有些不適應。
超音速則是非常適應爵士的攻防,和馬刺打了這六場比賽也不是白打的,如果此刻有化學反應數據,超音速全隊至少都在80以上。
時間跨度到下半場,爵士自感兇多吉少,第三節一開場就拼了命。
球場上的“拼命”是一個什么概念?
首先這是一個狀態,忘我的狀態,目光所及之處,已經沒有了其他的東西,只剩下對手隊友和籃筐。
其次這“拼命”可以是和自己拼命,也能和對手拼命。
和自己“拼命”就意味著每一個球都必爭,尤其是一些滾地球,一些在眼前滾過的球,飛雙手去抓,不管身體會不會受傷,拿下每一個球權是第一位的。
和對手“拼命”,基本上就是爆發強大的身體對抗能力,豁出體力,不惜代價的和對方硬碰硬。
體現在場上,那就是雙方的攻防都非常恐怖,為了一個球兩支隊伍可以有七八個壯漢,不顧兩三百斤的體重倒在地上搶球。
裁判遵循主場概念,一些該吹不吹的球都不吹了。
那也沒好意思一直吹爵士,干脆各打五十大板,都不管了。
這樣比賽中肉搏的多,進球的少,犯規的也少。
犯規少了之后,一些其實是打手的球,也被視為搶斷或者蓋帽。
所以90年代搶斷多其實也有時代因素。
這年代三分線短,大家集中在一起作業,協防的機會比較多,這年代手部接觸規則和后面不一樣,這年代外線球員獲得犯規的數量也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年代的擋拆少,投籃少,突破多。
球場上,如果你整場比賽接球就投,防守球員很難把你的球斷掉,因為你不停球,也不運球,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失誤。
所以有些球員失誤多是由于球隊的戰術原因或者某些客觀原因。
不過也有些球員,失誤多純粹就是因為太浪了........
雙方的比分上漲速度很慢,爵士的小動作特別多,裁判不吹,更加變本加厲,然后佩頓就在那邊噴人,用他自帶擴音的嗓子,喊得所有人都聽得見。
裁判也不尷尬,左耳朵聽右耳朵出。
只要你不感覺尷尬,尷尬的永遠都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