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布萊恩格蘭特打了聲招呼,他忘記了,教練說了不換防的。
但很多防守習慣,不是說一下就能夠改過來的,所以就出現了所謂的磨合期,在磨合期內,一些看似強大的明面實力,也許只能有預期當中百分之七十的勝率。
“沒事。”
秦飛拍了拍格蘭特,兩人并肩往前面走。
一邊走,秦飛在那邊還和他說了一些事情,就是遇到了這種情況的臨時反應而已,也不是說就真的一點都不會換防了。
說到底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看相互之間的默契和配合。
另一邊,前場小牛隊已經擺下陣型。
勇士隊球員推進的速度比較快,布雷洛克抓球在手上,又有經驗又穩定。
他是屬于控衛當中不怎么失誤的那種,當然了,他的職業生涯里,助攻也并不是很高,一般是7次左右的助攻,2次多一點的失誤。
依然是布置側翼進攻,但是在進行了交叉跑位后,忽然發現小牛隊換防了。
斯特里克蘭成為防守秦飛的球員。
斯特里克蘭是一個身高1米91的后衛,但屬于后衛當中比較強壯的類型,卡在秦飛的背后,秦飛順勢開始背身要球。
“不能超過5秒哦!”
有人提醒了秦飛一聲。
5秒規則是今年NBA新設立的規則。
從99-00賽季開始,NBA又設置和改變了一些新的規則。
比如說這其中比較有名的背身5秒違例的規則,規定進攻球員進入罰球區背對籃框的時候,必須在5秒鐘之內傳球或者投籃。
這個規則一直被認為是針對巴克利,但這個規則出爐的時候,巴克利現在都已經是生涯末期了,還有什么好針對的。
說到底還是因為聯盟對上賽季緩慢的進攻節奏不滿,想要通過規則的改變來加快球場進攻節奏。
所以在這一年,不光是出臺了這5秒規則。
還出臺了14秒規則。
14秒規則規定在一些比賽暫時中止的場合,比如說不需要罰球的個人犯規以及球隊第一次非法防守等,當比賽重新開始的時候,進攻時限不再是老規則中的24秒,而是采用“14秒制”。
這規則同樣也是為了加快NBA的攻防節奏。
在1989年的時候,NBA各隊平均得分是109分。
在這之后,NBA賽季的得分連續十年直線下降,到了1995-96賽季,NBA的得分跌破10賽季,得分又降到到了50場常規賽的上個賽季,形勢日益惡化,上賽季的平均得分比前一年整整降了4分,平均得分只有這也是NBA自1954—1955年引進進攻時限以來的歷史最低紀錄。
加上喬丹退役,整個NBA正處于一個風云動蕩的時代,為了占據運動市場份額,只能去進行調整,去更加迎合球迷的口味。
勇士在開賽季之前,專門對球員進行過新規則培訓。
所以秦飛也是知道一些新規則的,不用提醒,拿球之后,就已經轉身發動了進攻。
“嘟——”
斯特里克蘭剛一伸手,就被吹了犯規。
“什么?”
斯特里克蘭一臉郁悶,張開雙手,感覺自己沒怎么動手,怎么就被吹了犯規。
“你別看我,防守規則也改了,你應該好好研究現在的防守規則。”
秦飛把球傳給了裁判,表示不背這個鍋。
裁判重新發球。
出了罰球區,一些原本被允許的防守動作,這個賽季的新規定中也是被明確規定不可以的。
以前,防守隊員按照老規則可以用前臂推或者抗住進攻球員。
但是在新賽季規定的新規則里,當一名進攻隊員運球時,防守隊員用身體部分去干擾,包括拉、扯等阻擋進攻球員跑動進攻的動作都被新規則視為犯規,除非在罰球區以內。
這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大家犯規多一點很正常。
秦飛已經可以感覺到一些顯著的變化,NBA的推動,加上大量優秀外線球員層出不窮,由外線主導的時代已經快來臨了。
廢除非法防守和區域聯防合法化,應該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