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的通道口上,球迷們的歡呼聲斷了一陣。
一陣過后,當馬刺隊重新開啟進攻,歡呼聲又響亮了起來。
俯瞰整座球館,明亮大氣。
勇士隊的眾人散開,五個人按照人盯人位置站立。
秦飛防守的是埃利,但同時也要兼顧艾弗里約翰遜的防守。
“小將軍”艾弗里約翰遜是如今馬刺隊外線的進攻核心。
沒辦法,也沒其他人了。
而埃利的話,作為側翼球員,卻不怎么以持球進攻為主,所以秦飛防守埃利,等于是有些浪費了他這么強的外線防守能力。
為了發揮好秦飛的外線防守能力,還得要給秦飛找找其他事情做。
協助布雷洛克壓制艾弗里約翰遜的發揮就是其中一件事。
身為馬刺發動機的艾弗里約翰遜,今年也已經是35歲的高齡了,在整個職業生涯當中,30歲以后,在馬刺的這幾年,算是他的巔峰時期。
他雖然數據一般,但有著鮮明的個人特點。
“五號戰術!”
約翰遜伸出五根手指做指揮,大衛羅賓遜便和內線的薩馬基做了一個交替的掩護,隨后由薩馬基提到高位。
布雷洛克立即上搶,和持球者之間的距離更近一些。
這是布雷洛克的防守方式,用更強大的壓迫力,來讓持球手處于一個他并不喜歡的進攻節奏當中。
擋拆中,布雷洛克輕松抹過。
約翰遜稍一猶豫,布雷洛克便又出現在他的面前,防守位置一點都沒有丟。
拆開,順下和外彈。
約翰遜把球傳給了罰球區域附近的大衛羅賓遜手中。
通常如果鄧肯在的情況下,大衛羅賓遜可能會負責一個高位策應的角色,然后給到鄧肯去終結。
但是鄧肯不在。
鄧肯受傷了,薩馬基被格蘭特推地遠離了禁區。
大衛羅賓遜虛晃了一下面前這個爆炸頭的黑炭男子。
點,順步突破。
右手持球。
大本挺起鋼鐵一般的胸膛,悍然撞上了大衛羅賓遜。
“彭!”
兩人一記絕對肉搏的對抗。
大衛羅賓遜身為持球方,其實有主動權,優勢應該更加明顯一些,但是他還是低估了大本的力量。
這一下撞上來的反彈力道,幾乎讓他失去對籃球的控制。
上將身經百戰,馬上一個背轉身,換成了左手控球。
重新控制住球后,供起身子往里撞去。
“蓬!”
兩人又是一次對抗,這個時候,側面突然傳來了一股惡風。
有人包夾了?
大衛羅賓遜第一反應就是秦飛過來了,要不然,沒有誰能夠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突然出現來斷球。
他下意識地就把球收起,躲避這股撲過來的惡勢力。
黑色的8號訕訕而退。
果然是秦飛,秦飛一擊沒有斷下后,立即撤退。
他的效果已經達到了,大衛羅賓遜被秦飛逼得沒辦法繼續運球,只能把球再傳出去,給到了約翰遜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