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進攻大衛羅賓遜低位勾手,大本來補防,雖然沒有蓋到他,但是他出手速度明顯加快了一些。
球沒有打進,格蘭特回身搶下了籃板球。
馬刺防備勇士的快攻。
沒有快攻機會的時候,布雷洛克就運球過半場,繼續打陣地戰。
勇士隊選擇了一個高位的擋拆,布雷洛克在擋拆進攻中獲得了很好的進攻機會,但是他沒有選擇自己進攻,而是把球傳給了格蘭特。
格蘭特是屬于下順,另一邊的側翼大本和秦飛進行了一個無球掩護。
秦飛原本是準備空切的,最后發現防守球員一直在防備他的空切,就突然往外彈,然后借助了大本的掩護,出了機會。
這樣的直接投籃機會在勇士進攻中并不常見,但是秦飛拿到了這樣的機會肯定是不會錯過的,他接球之后穩穩跳投出手,中距離命中兩分。
**維奇在場邊請求了暫停,馬刺隊現在的情況已經比較危險了,沒有人來制止秦飛的進攻。
要是秦飛只是一個會突破的球員,那么馬刺隊還能搞一點自己的進攻體系來限制他,但是秦飛的進攻比較全面,不光會突破,還能中投,這就比較難以防守了。
**維奇也感覺到特別的頭疼。
要是鄧肯還在的話,那就是防投不防突,還能依靠鄧肯的內線護框能力來限制秦飛的進攻。
可惜的是鄧肯不在,大衛羅賓遜多少有一點獨木難支的意思,雙塔戰術廢了一半,這兩年馬刺的進攻體系就全崩了。
比盧普斯在場邊思考了半天,本來都準備上場了,結果馬刺隊喊了暫停。
秦飛已經拿下了20分,第3節上來連得6分。
現場的鏡頭定格到了秦飛,打出了他本賽季常規賽的個人數據。
很多電視里看比賽的球迷也是第1次才知道,原來秦飛這么兇猛,本賽季場均30多分。
有一部分這樣的球迷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們不太關注常規賽,等NBA的季后賽開啟之后才會真正成為球迷。
雙方重新回到場上,馬刺隊開始對秦飛的一些進攻,給予更強烈的身體對抗,恨不得全場緊盯秦飛。
秦飛在三分線外剛拿球,馬刺全隊就都撲了上來。
“臥槽,干啥呢?“
秦飛來不及吐槽,趕緊把球傳給布雷洛克重新組織。
馬刺隊已經瘋了,不惜體力的來限制秦飛的進攻,使用非常標準的喬丹法則。
針對這樣的進攻,秦飛也會自己閱讀防守,他覺得沒有必要再進行強攻了,可以嘗試讓之后獲得更多空間的隊友來進攻。
這就看得出卡萊爾的換人功力了,在這一回合里,卡萊爾把比盧普斯換上了場。
**維奇搖了搖頭,沒想到卡萊爾的執教水平這么高,又或者只是對方純粹的想要進行陣容調整而已,然后又恰好碰到了馬刺隊這一波調整撞在他們的槍口上。
秦飛率領之下,馬刺隊的防守就顯得有些薄弱。
很快,勇士隊在第3節里,獲得了兩位數的領先優勢。
到了第3節的后半段,勇士隊開始進行大面積的人員輪換,包括已經獲得了三次犯規的格蘭特,被替換下場。
從小奧尼爾登場之后,勇士隊的進攻火力就更強大了一層。
三節結束,勇士對77:67領先馬刺隊。
勇士隊剛好領先了10分,而秦飛在這一節單節砍下11分,全場已經拿到了25分。
他的得分主要集中在前半段,為勇士隊奠定了領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