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在外界的眼中,是匯聚了天賦的青年近衛軍,除了麥迪+布蘭頓的組合非常令人期待外,像姚明這樣的高順位新秀,也非常受到關注。
不過姚明目前還只是一個新秀,雖有關注,在公牛隊中,并不是核心。
主教練佛洛依德面對烏泱泱的國內記者們說了,第一場比賽,姚明不會是首發。
“他還有很多地方要去學習,他的身體還很單薄,對戰術,對NBA都還不是很適應,他需要一些時間去成長。”
公牛的首發里,麥迪和布蘭頓是毫無疑問的首發。
其他三人都是籍籍無名之輩。
最終,公牛主場91比100輸給國王隊,麥迪來到公牛隊的首戰,就輸掉了。
但是麥迪個人表現非常不錯,20投12中砍下29分5籃板6助攻的全面數據,埃爾頓布蘭德面對國王內線,只得到了16分4籃板。
姚明替補登場,一共打了11分鐘的時間,一分未得,還獲得了2次失誤和3次犯規的尷尬數據,唯一的正面數據就是2個后場籃板。
這樣的表現,顯然是非常糟糕。
所以外界持續性關注的同時,也提出了大量的質疑。
“究竟能不能打NBA?”
“是不是大家看走眼了?”
“姚明和秦飛可不一樣,也許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哪怕已經有很多人分攤火力,但這個掛著“華人球員最高順位”名頭的20歲少年,還是感受到了洶洶流言。
不過這個時候,巴克利還在勇士隊里。
沒有人提出“親驢屁股”這個概念,所以也就沒有在發酵這件事情上添加一把火。
倒是秦飛覺得特有意思,很想知道巴克利的想法。
公牛比賽結束之后的第二天,勇士隊有比賽。
秦飛見到巴克利后,笑著問道:“看過姚明的比賽嗎?你覺得他怎么樣?”
巴克利看了一眼秦飛,誤會了。
他以為秦飛想要聽到一些正面評價,所以巴克利沉吟了一番后,組織語言:“我覺得他還不錯,我看過他的比賽,他有多高?七尺六英寸?還是七尺五英寸?”
“這些都不重要,我不喜歡比我高了這么多的人,當然,姚很不錯,他很靈活。”
“我感覺他主要是還不太適應NBA的比賽節奏,這很正常,許多NCAA大學生進入聯盟的時候,也會有不適應。”
巴克利由此也引申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向秦飛舉出自己的親身經歷,菜鳥賽季的時候,也常常吃噶,而且還總有人懷疑以他的身高,無法在NBA里立足,他一個賽季下來,也才只有14分8籃板而已,數據上并不算出奇。
秦飛:“.........”
好吧,秦飛覺得聽到巴克利這么說也不錯,有一種反差的感覺。
巴克利明顯感覺到秦飛似乎對他的回答并不怎么滿意。
該死的,這馬屁有點難拍啊!
他都已經想了很多好話了,他皺著眉頭。
覺得自己是不是平時毒舌慣了,這會居然出現了詞匯量困境。
.........
勇士隊第二場比賽,是迎戰太陽。
休賽期,太陽和勇士隊做了交易,一方面扶馬里昂,便宜出克利福德羅賓遜,另一方面也是加強球隊的一號位位置,做好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