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新的時代。
1月1日,中國加入WTO。
歐元正式開始流通,《世界電影之旅》在CCTV6開播,濱崎步發布了第一張專輯........
同一個世界,同一時間,大小事件都滾滾向前。
時間軸上,人們能夠記起的所有遺憾都隨著跨入新的一年而變成了歷史。
跨的是年,跨的也是過去,此刻的現在,目光不自覺地就看向了未來。
因為這是1月1日,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天。
這一年,秦飛24歲。
NBA25歲以下球星排行榜上,仍然牢牢占據著第一位置。
排第二的已經是不是艾弗森或者鄧肯了,兩位都超過了25歲。
排第二的是卡特,卡特比秦飛大一歲,今年正好25歲,按照月份算的話,距離25周歲生日還有一段時間。
卡特也是全明星票選中的大佬,票選數僅次于秦飛,人氣旺盛。
在過去一段時間,卡特也一直擁有很高的曝光率,喬丹接班人的稱號,坐的很牢。
排第三的是科比,科比和秦飛同齡,25歲以下球星當中,首屈一指。
當然,科比的硬榮譽暫時還不是很足,所以排在了卡特的后面。
但洛杉磯的球迷不這么認為,在他們的眼中,卡特沒有道理要排在科比的前面,兩人之間的數據不相伯仲,科比好歹還打到了總決賽,卡特卻連東決地板都還沒摸到,兩人之間都戰績有差異。
排在第四的就是麥迪。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麥迪是四個人里年齡最小的,憑借在公牛隊里打出的亮眼表現迅速崛起,已經成為東部炙手可熱的超級新星,曝光度、球員身價和粉絲數都直線上升。
這四個人打的都是側翼位置。
NBA里“六大分衛”的名頭流傳已久,還有兩人艾弗森和雷阿倫年齡都超過了25歲。
如果只看二十五歲以下榜單,那這四個人就是妥妥的“四大分衛”。
“NBA迎來了一個側翼得分手爆棚的時代,如果球隊里不能擁有一個頂尖的側翼得分高手,就很難獲得總冠軍。”
這個論調冒出來的時候,很輕易地就得到了廣泛認可。
從喬丹時代到如今,側翼得分手在球場上發揮到重要性越來越高,有的時候,打到比賽最后,就是在看哪一家的側翼得分手更兇一些。
這幾年里,能奪冠的基本上隊里都有頂尖的側翼得分手。
這已經不是一個正常規律了,可能是一個奪冠的標準配置。
所以聯盟里關于側翼得分手的熱度不斷上升,很多在這個方面有一些天賦和潛力的球員身價倍增,市場行情極好。
.........
1月份,勇士幾個年輕球員遭遇了傷病。
包括吉諾比利都因為手部挫傷而休戰了兩周的時間。
雖然有傷病因素,但先發主力身子骨都特別硬,沒有傷病困擾。
比盧普斯、秦飛、阿泰斯特、小奧尼爾、大本,看上去各個都非常耐操,這是一群鐵人組合。
所以戰績基本上不受影響,勇士始終領跑戰績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