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落后了4分,需要至少兩個回合才能把比分追平或者反超,看上去兩個回合不多,只要兩次進攻就可以,但其實還得要算上正常計算的勇士隊兩次進攻。
以一次平均進攻時間為15秒計算,那么在全都理想化的狀態下,也要1分鐘才能實現。
這就很難,要求小牛隊必須把握接下來的每一次進攻。
時間進入到2分鐘后,小牛隊的最后時刻進攻效率也還行,雖然諾維斯基跳投不中,但拉弗倫茨在大本頭上點到了前場籃板,把球補進,小牛只落后2分。
隨后兩支球隊各自打鐵,時間進入到最后1分鐘,勇士專門再叫了暫停布置戰術。
卡萊爾也是經驗豐富的主帥了,知道這個時候需要打穩一點,以緩解球隊隊員們的強大壓力。
生死1分鐘,勇士隊率先進攻。
領先2分還有球權,勇士隊的優勢很大。
球交給了秦飛,秦飛讀秒進攻。
小牛隊不敢提前上搶包夾了,因為另一邊擺著的就是比盧普斯。
之前比盧普斯投進了一個三分球,現在沒人敢放比盧普斯投,所以雖然對防守秦飛虎視眈眈,球員們卻都沒動。
秦飛浪費了一些時間,然后才開始持球進攻。
非常簡單的單打戰術。
最后時刻,很多NBA球隊的戰術就是把球交給球隊的超級巨星。
交給超級巨星,就意味著執行單打戰術。
此時,防守秦飛的是小牛隊的年輕人阿德里安格里芬。
秦飛連續兩次胯下后,逼近三分線,由于之前秦飛干拔過很多次,所以阿德里安不敢大意,空給秦飛太多空間。
所以他選擇的是貼緊防守。
一上搶,秦飛就突破了。
從三分線上持球往里沖,小牛隊的聯防到位。
突破型球星破聯防的一種好辦法就是發動弧頂進攻。
這也是本賽季以來,聯防興起之后,一些突破型球星有所感悟和進步的地方。
“弧頂進攻”已經悄然盛行。
弧頂進攻,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地方視野更加開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地方發動進攻,進攻方可以更好的布置好射手,以拉開最大空間。
秦飛弧頂變向,右側持球往里。
小牛隊設置了重重阻礙,賭博性地判斷秦飛不會傳球。
秦飛確實沒有傳球,這最后的關鍵一攻,他選擇自己干。
于是殺到了重重包圍中后,他直接原地強起投籃。
在一干圍剿中殺出一條血路,愣是把球投了出去。
籃球應聲入網,勇士再次命中關鍵球!
第二次的關鍵球!
兩次都和秦飛息息相關,一次助攻,一次急停跳投。
小牛球迷陷入了絕望。
秦飛憑借著這一球,個人得分來到了第31分。
這一球有點像是“殺死比賽”的一球。
此后小牛再難組織有成效的攻勢。
時間所剩無幾的情況下,陷入犯規戰術的惡性循環。
最終客場106比112輸給了勇士,系列賽0比2落后。
.........
勇士和小牛隊的系列賽,要比勇士和超音速的系列賽激烈的多。